孕妇是每个家庭的“重要角色”,一旦怀孕,亲朋好友便纷纷前来分享各种饮食心得:孕妇得吃两人份、孕妇不能吃螃蟹、不能吃火锅、不能吃酱油……天呐!对孕妇的饮食要求真需如此苛刻?
怀孕期间,宝宝发育所需的营养都来自妈妈,所以孕期妈妈在饮食上需将宝宝的那份一并吃下。如果妈妈不加倍进食,宝宝可能会“吃不饱”,导致发育迟缓哦。
真相:孕期饮食要适当,无需翻倍
孕期所需能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无需一人吃两人量。胎宝宝才多大,怎么可能与一个成人的饭量相提并论?其实胎宝宝所需要的,也只是那么一丁点儿,只要准妈妈保证自己的饮食健康就好,无需因为怀孕了就大吃特吃。
其实孕期饮食的关键并非加量,而是要做到营养均衡,配比合理,保证宝宝各方面发育的需求。孕期摄入太多的营养不但对母子健康不利,甚至有害。对准妈妈的这种过分关爱,反而容易使准妈妈出现“过度营养”,可能会导致巨大儿的出现,增加产妇分娩困难度。
螃蟹属于“寒性”食物,寒性食物有活血祛瘀的功效,食用后极易造成产妇出血、流产。曾有一名怀孕2个月的孕妇,吃了4只大闸蟹后,当晚就腹泻、腹痛并流产了……
真相:孕妇可以吃螃蟹,但需控制量
虽然螃蟹性寒,但并没有明确的数据证实孕妇不能吃螃蟹。相反,螃蟹富含优质的蛋白质和DHA,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适合孕妇适量食用的美味哦。
不过即使是美味,也不宜大吃大喝,要控制量,每周吃一二次已不少了。螃蟹是高蛋白食物,易变质腐败,若食用了变质的螃蟹,不仅对孕妇肠胃造成损失,也可能会对腹中的胎儿产生不利影响,食用时一定要小心挑选及煮熟煮透。另外,螃蟹本身已是寒性食物,最好不要再与柿子等寒性水果一起吃,易引起腹泻。
准妈妈在孕期食用兔肉,生出的宝宝就会患有唇裂(即兔唇)。西晋文献《博物志》中就有“妊娠者不可啖兔肉,又不可见兔,令儿缺唇。”的记载。这个流传已久的说法真的有科学依据么?
真相:吃兔肉与兔唇毫无关联
兔唇也叫“唇腭裂”,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属于多基因遗传病,主要受遗传因素和坏环境因素的影响。一般有家族出生缺陷史的夫妇生出缺陷儿的几率更大;另外若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病毒,接触X射线、激素或抗肿瘤药物、烟酒刺激等,也都有可能引起新生儿兔唇。
若准妈妈家族中并没有兔唇的病例,孕期也没有不良用药和接触X射线等,光凭吃兔肉就引起兔唇,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
鸣谢出镜孕美人:李岩孕周:32周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中药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