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慧
编辑▏肖泊
杜心童时常觉得,自己和言语障碍群体像处在声音天平的两端。一头是学播音主持、热爱辩论的她,把声音视为实现梦想的通路;另一头是国内超1亿的言语障碍者,“好好说话”是他们苦苦想达到的基本诉求。
国内的发音矫正领域存在巨大空白,而语音矫正方法和播音发声学存在诸多重合。年,杜心童在学校组织成立“筑笑公益”实践团,后注册为学校社团,改名为“倾音”,尝试培养播音主持以及语音学、语言学、生理解剖学、康复学、学前教育等相关专业的志愿者、助教、语训师提供发音矫正服务。至今,倾音已累计服务多人。
去年,倾音开始尝试以商业手段扩大服务范围,并解决自我造血问题。从全职公益转进商业,95后杜心童面临更多挑战,但也冲劲十足。“虽然经验不足,但单位时间内保持足够大的学习密度,有持续打破自己认知边界的意识,再加上创新力、行动力,这是我们年轻创业者的优势。”
1开大漏斗
发起倾音时,杜心童还在陕西科技大学播音主持专业读大二。
杜心童一直喜欢做公益,但身边很多人做公益的方式常让她“哭笑不得”。
“有些人说做环保,其实就是去街上捡捡垃圾。”
“哥哥姐姐们,请你们不要再来支教了”所引发的对短期支教的社会讨论,也让杜心童开始思考——不考虑受助人需求的公益,其实只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满足为了做公益而做公益的自我满足感。
杜心童想真正从受助人的需求出发做点事。偶然的机会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