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乔尔·弗洛利希(JoelFrohlich)
翻译张雪
审校秦琪凯
皮卡丘——日本游戏设计者、漫画家杉森建原创的艺术作品。图片来源:Wikipedia
萌物们从外表上看通常都是一副弱不禁风、易受伤害的形象,但是“可爱”这种特征可是很强大的。牛津大学的MortenL.Kringelbach及合作者最近发表了一篇关于“可爱”(cuteness)的综述,将“可爱”描述为“能够塑造人类行为的最基础、最强大的力量之一”。然而,除此之外,可爱可能还是一种处于不断演化中的动态概念和特征。
在英文中,“cute”(可爱)这个词最早作为acute一词的缩写形式而出现,它的最初含义是“机敏、聪慧或精明”。19世纪早期,美国的小学生们开始用cute一词来形容可爱或有吸引力的事物。但可爱也意味着脆弱:法语中代表“可爱”或“娇小漂亮”的词为Mignon,其词源来自英语中的minion,意为仆从或下属。日语中表示可爱的“かわいい”(音Kawaii,卡哇伊)也有类似的含义——这个词首次出现是在11世纪,用来表示“可怜的”。
然而,如今在日本,“卡哇伊”的东西可不总是一副楚楚可怜的形象了。掌机游戏《精灵宝可梦》(Pokémon)中的皮卡丘有着类似老鼠的形象,它能够放出电流来攻击敌人(一点都不弱小可怜)。但是,大眼睛、红脸颊和不成比例的大脑袋——这些婴儿般的特征,令这款并不怎么惹人怜爱的小精灵显得天真、可爱和讨人喜欢。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可爱”的定义似乎都被认为是显而易见或是难以言喻的,因此,它可能是一种不断演化的语言学概念。直到20世纪,诺贝尔奖得主KonradLorenz和NikoTinbergen才描述出了人们认为可爱或惹人喜爱的特征,即“婴儿图式”(infantschema):圆眼睛、胖脸颊、高眉骨、小下巴,以及极高的大头小身比例。这些特征对于人类演化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它们能帮助大脑识别出弱小的婴儿,并给予治白癜风北京最好的医院是哪里白癜风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