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裂俗称兔唇、缺嘴、豁嘴,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兔唇是怎么形成的?
引发兔唇的原因有很多,目前以下几种因素较为常见:
1、遗传因素:多数患儿可以发现在其直系亲属或旁系中,也有同样畸形发生。
据调查,唇裂的发病率为0.17%。父母一方是唇裂的,其子女的发病率可高达2.6%-5.6%,比前者高出15-32倍。父亲患有唇腭裂,后代患病率为3%左右,如果是母亲患病,则遗传给子女的几率高达14%。健康父母已生育一个有兔唇的孩子,那么出现第二个有兔唇的几率为4%。若已生过俩兔唇子女,再次怀孕生兔唇孩子的几率就上升到9%。近亲结婚者的子女发病率更高。
2、营养因素:妇女怀孕期间的呕吐和偏食可影响营养摄入,造成维生素缺乏,在动物实验中,用缺乏维生素A、E的食物喂养怀孕小白鼠时,出生的幼鼠常有唇腭裂发生。
3、病毒感染:在妊娠早期(2个月内),如遇风疹病毒感染,可能成为婴儿唇腭裂的原因。
4、药物因素:有些药物能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胚胎发育,如安眠药、抗过敏药、苯妥英那、肾上腺皮质激素、环磷酸胺均可导致胎儿畸形。
5、内分泌影响:实验证明,孕鼠在孕后9天、10天、11天各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其所生育的幼鼠中多患有唇腭裂。因此,在怀孕早期(8周内),如孕妇因精神紧张及外伤等原因,可使体内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婴儿先天畸形。
6、放射线:妊娠早期如果接触放射线,则有可能导致胎儿唇裂腭裂。相关阅读:专家发现:孕妇多食叶酸减少婴儿兔唇。
兔唇会遗传吗?
兔唇是会遗传的。唇裂俗称兔唇、缺嘴、豁嘴,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兔唇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在亲属中发生遗传的几率较高,发病率为1‰,再发危险为4%。父为患者,后代发生率3%,母为患者,后代发生率为14%。所以很多兔唇患者可以在亲属或者是爷爷奶奶这一辈人中发现。
家里有兔唇患者的产妇,第一胎胎儿发生兔唇的概率为1/,如果第一胎是唇腭裂的,在第二胎发生唇腭裂的几率为3/,依次往下推算,遗传因素对于兔唇的发生有着很大的关系。有兔唇史的家庭在孕期检查的时候一定要格外注意。
发生兔唇的原因,遗传因素也占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家属患有兔唇等先天性疾病遗传给胎儿的几率大概为4%。兔唇的婴幼儿发生的几率会因为直系或者旁系亲属的发生有关,如果亲人有类似的畸形发生,那么新生儿患兔唇的可能性也会有所增加,因此认为唇裂畸形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