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铅笔头导语: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标榜的作用!
”-
01
-
我一个朋友,她的女儿在前几天,因为嗓子病毒引起了高烧,医院打点滴,打针对于好多成年人而言都觉得恐怖,何况对于一个1岁多点的小婴儿,孩子自然是哭闹不止,朋友为了哄女儿,分散她的注意力,便告诉她—等你打完点滴,妈妈带你去海底世界看鲨鱼,因为她女儿很喜欢动物,所以妈妈这么一说她听进去了,乖乖的停止了哭泣。
当天打完点滴已经很晚了,家人都不同意朋友带女儿去海洋馆,但朋友没有顾忌家人的劝阻,带着孩子去了,到达海洋馆已经5点了,连卖门票的阿姨都说这钱花的不值当。朋友说没有人知道承诺对于一个婴儿来讲是多么重要,她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会做到,尽管很晚了玩的时间很短,但看见孩子看着动物开心的模样,遥远的路途算什么,钱又算什么呢。
-
02
-
我对朋友的做法很赞成,言传身教遵守对孩子的承诺,其它的一切都显得很微不足道。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
好多父母不知道,遵守承诺,言传身教的作用对于一个人来讲意味着什么,而总把自己认为孩子还小,他什么也记不住,当自我安慰,当孩子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当孩子哭闹,任性的时候,总是轻易许下承诺,以获得孩子暂时的听话,而最后忘了或者根本不去兑现承诺。
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人类学家格温·杜瓦多年来对婴幼儿行为脑科学研究表明:婴幼儿是能够对看到、听到、闻到的东西产生记忆,并且从中不断学习的。他们能选择性的对发生过的事情保持记忆,即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推移,会使他们丧失大部分记忆,但某些记忆碎片会永久地保留在宝宝的脑部记忆区域,哪怕只是几秒模糊的片段。
越是让他印象深刻的人、事、物,越能让他记忆持久。
所以言传身教,遵守承诺,无关于孩子的年龄,哪怕ta是一个小婴儿,只要你许下过承诺,也应该去兑现。这不仅体现了你对她(他)的尊重,也能让孩子感觉到温暖,而且父母守信,能让孩子更加信任你,增加亲子亲密度。
-
03
-
家长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做遵守承诺的家长,有助于培养孩子自信乐观开朗的性格。
曾经迷倒了万千少女的偶像剧明细李亚鹏,在有了女儿李嫣后多年未在公众前露面,李亚鹏坦言,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在参加了《朗读者》节目中,李亚鹏和董卿的一段对话让人感触颇深。
在李亚鹏45岁生日的时候,女儿李嫣给他写了一段话,“一天天过去了,你还在抽烟,其实你都在伤害你的身体。我爱你,我永远爱你,但是如果你能够不抽烟的话,我想我会爱你更多一点。”李亚鹏读完之后就说:嫣儿,对不起,爸爸将来有一天一定会做到的。
董卿随之就问:将来是什么时候?李亚鹏只说在不远的将来,因为对孩子不敢轻易承诺。
大家都知道嫣儿是一位先天性唇腭裂患者,他曾经跟女儿说“上帝给了你伤痕,我要让这伤痕成为你的荣耀”。
但是从刚开始李亚鹏夫妇本想把孩子藏起来。可是如今大出现在大众面前的是那个阳光自信的又充满爱心的快乐女孩,从李嫣的身上,我们能看出李亚鹏背后的付出——他所遵从的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的育儿观的效果体现。
-
04
-
忠于兑现承诺的家长,有利于培养更优秀的孩子。
曾经使用过一段时间的某某打车软件,有一次下班回家遇到了一个车主,是一个年纪不大,刚毕业没两年,却已成了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开着一辆黑色小车,言吐举止让我这个毕业了4-5年的职场老人深感不如,因为是邻居加之同行,我们一路聊了很多关于成长的故事,从小学聊到初中到大学,他的成长经历,让我感触颇深。
他的父亲是高校老师,母亲是一所中学的老师,他的父母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一直给予他激励式的教育,比如考试成绩达到某个水平,会有一些特定奖励——暑假出游或者是满足一些物质上的要求。
小升初,初升高,他的父母都会根据他的愿望喜好,给他设置一定的鼓励条件,并在他实现目标之后,兑现与他的承诺。
他很享受目标达到后,与父母兑现承诺的满足感。
当年高中时代的他,学习成绩在班里属于中上等,面对高考的压力也有迷茫的时候,然而他最大的愿望是高考毕业之后可以去迪拜做一次毕业旅游,她的妈妈告诉他,—如果,你可以考上北大,我愿意支援你。他于是就在这种“诱惑”下在最后冲刺阶段,摈弃杂念拼命的复习,最终以班上第一名且唯一一个考上北大,实现了迪拜毕业之旅。
进入北大之后,有暂时的松懈过,觉得这么多年的辛苦也该休息了,妈妈告诉他—你如果考上北大研究生,我给你买一辆汽车!
想想汽车,对于好多男孩而言,都是可望而不可求的,这个条件足够吸引他,他似乎找到了动力,充了电似的为了考研忙前忙后,最终考上北大的硕士。毕业后靠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博学多才的见闻,顺利进了某五百强企业,不到2年的时间,从一名hr助理到hr主管。
看着自己的成就,回想起这么多年的经历,对于父母用心良苦的教育深表感谢,父母这种一次次遵守承诺的鼓励,对于他现今的成就,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父母是否守承诺,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你的信任,影响到她(他)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度。
-
05
-
闺蜜的老公是一个很难相信别人的人,为人处世过度小心,有时让对方感觉很累,尤其是有了宝宝之后,这种不信任人的感觉非常明显。
曾经闺蜜一个人带孩子,当妈的都知道带孩子的不容易,在于孩子斗智斗勇过程中,在所难免难免偶尔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而她老公遇到这个时候的她,总是用试探的口吻说,不知道我不在家你会怎么对待孩子呢?弄得闺蜜特别郁闷,自己在为家庭辛辛苦苦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弄得她就跟是虐待了孩子的后妈一样。
前几天闺蜜跟我吐糟,家里闹起了家庭风波。起因是因为母子关系,之前她一个人带宝宝,老大不满2岁的时候,意外怀孕,决定留下来,但两个宝宝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的,请保姆不放心,也加大家庭开支增加经济压力,只好让婆婆从老家请过来帮忙。相处一段时间后发现,一般的家庭中都是婆媳矛盾,而他们家频繁的出现母子矛盾。
比如孩子都不爱穿衣服,每天早上起来都因为穿衣服一事纠缠半天,有时候转移注意力也行不通,奶奶就用连哄带骗的方法让他穿。
有一次孩子正在为穿衣服大哭大闹着,奶奶给骗孙子说“你快穿啊,穿上我们约着小朋友一起去花园看鱼鱼”,奶奶这么一说暂时平息了穿衣服风波。孩子爸爸在卧室听着了试图想阻止奶奶这种话,因为他知道奶奶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可急于上班,孩子爸爸没有过多参与这件事。当天下班回到家,孩子闷闷不乐,嘴里一直念叨着,鱼鱼鱼,孩子爸很生气的告诉闺蜜,不知道孩子奶奶单独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在他面前撒了多少谎,你这个当妈的一点不上心,以后你都跟着奶奶出去,不要让奶奶单独带孩子出门了。
仔细一想老公说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婆婆爱撒谎的本事她也领教过;怀老二的早期阶段,赶上春节,婆婆提出提前回家提前过来,所以还没等元旦丢下他们过回去了。但是自己孕早期特别大,除开孕吐还要带老大,每天休息都得不到保证,也无法很好照顾老大,可娘家人又帮不上忙,只好过完春节打电话询问婆婆啥时候过来,婆婆倒是答应的很积极,初六就来,放下电话特别开心,跟老公说你妈还挺明事理的,老公直接来了一句:你看吧,凭我对她的了解,这个时间肯定来不了,咱们还是做好自己多奋战几天的准备吧。果真,第二天婆婆便打来电话告知,因为春节期间票不好买,只好初十之后再来。听完婆婆的话,闺蜜就去网上搜索余票,因为途径老家的车次很多,平时就算过节也很少有买不上票的情况,这不网上一搜,发现还有上百张没有售空,果真还是自己的儿子了解他妈。
-
06
-
从分析他的原生家庭看来,闺蜜的老公平时不爱交友,也几乎没有朋友,在工作生活上也很难信任他人,跟他的家庭教育分不开,母亲把撒谎当成家常便饭,可想而知在他三十年的成长经历中,有听信过妈妈多少次,期待过多少次,又失望过多少次?时间长了,久自然对母亲产生了不信任的感觉,试想一下一个人,连自己最亲的人都不相信了,还怎么去相信这个世界呢?
心理学家朱迪本维尼斯特的研究理论:当父母忠产于自己的承诺,孩子将以此为榜样,并进行效仿。“当父母对孩子信守承诺,无疑将帮助孩子理解并认知什么是对别人的信任以及尊重。
借用董卿的那句话: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标榜的作用!
本文由铅笔头情商粉丝原创首发
如果你也喜欢我们,欢迎大家的前来投稿
征稿邮箱:zg
qianbitour.咋样治白癜风专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