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揭开唇腭裂遗传密码口腔专家新发现

时间:2017-11-14 21:51:54 来源:唇裂

近日,武大口腔医学院边专教授团队和安徽医科大学孙良丹教授团队合作完成的唇腭裂易感基因研究取得新进展。发现了14个新的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相关易感基因,将唇腭裂遗传机制的研究更进一步。相关成果于2月24日在自然子刊Nature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在线发表。

论文题为Genome-wideanalysesofnon-syndromiccleftlipwithpalateidentifyfourteennovellociandgeneticheterogeneity(《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了14个新的易感位点和遗传异质性》),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前期项目等多项基金资助。

唇腭裂是人类最常见的颅颌面出生缺陷,其引起的软组织畸形和不同程度的骨组织缺损,会对患儿的进食、面部美观、语音发展、心理和社会交往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医疗负担。唇腭裂的发生与不同人种、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多种影响因素相关,中国新生儿唇腭裂发生率约为1.42/,为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CleftLipwithPalate,NSCLP)是最常见且最严重的亚型,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出生人口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汉族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26个易感位点关联证据的曼哈顿图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是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的,其中,遗传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边专教授课题组利用目前已知最大的唇腭裂研究队列,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GWAS),发现了14个新的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相关易感基因,并验证了以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报道的12个易感位点,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了跨表型、跨人种验证分析,为说明唇腭裂的发生在不同的临床表型和不同的人种之间具有较强的遗传异质性提供了有力证据。

该研究结果不仅加深了对非综合征型唇腭裂遗传机制的认识,也为建立适合中国人群的唇腭裂孕前-围受孕期风险评价指标、预警模型和早期干预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探索唇腭裂发生的奥秘

唇腭裂是一种先天发育性畸形,其发生率在先天缺陷畸形中居前三位,因此被全球广泛







































白癜风初期是什么症状
甲氧沙林搽剂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llm.com/clbx/8010.html
热点排行
不想要兔唇宝宝 孕妇

腭唇裂男胎多于女胎据了解,兔唇的发病率比较高,每1000名新生儿中一般有……【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不想要兔唇宝宝 孕妇

腭唇裂男胎多于女胎据了解,兔唇的发病率比较高,每1000名新……【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不想要兔唇宝宝 孕妇

腭唇裂男胎多于女胎据了解,兔唇的发病率比较高,每1000名新……【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