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才能更好的珍惜现在。日寇入侵常宁,这段历史不能忘却。现特推出系列报道,带大家了解这段屈辱又悲壮的历史,让大家更加懂得今天安定祥和生活的来之不易。
赵炎、彭素兰:汉奸夫妻档
1
日寇占领常宁,第一件事便是扶持自己的势力,以从事所谓的战后复兴工作为名,组织“常宁县救济总会”。常宁史上第一大汉奸赵炎堂而皇之地担任“救济会”会长,由此登上历史舞台。
赵炎为何许人也?从户口本上看,他是北京人,常宁女婿。妻子彭素兰是常宁曲市人,10岁时便在广东曲江学戏。湖南未发生战事前,赵炎在湘桂铁路衡阳西站运输队担任第二分队长。赵炎与彭素兰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吸食鸦片,且称得上“老烟枪”。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在曲江相识且一拍即合,结为夫妻,彭素兰后来毫不犹豫地跟着赵炎来到衡阳。
从秉性上看,赵炎是软骨头,拥有“寄生虫”的本领。年日军进攻衡阳,夫妻俩为躲避灾难来到常宁,依靠妻子一位姓郑的姨父为生。大乱来临,自己的生活都没有保障,郑姨父对这两位不速之客当然不会有好脸色,但赵炎仍然能装作不知道似的,每日涎着脸皮管吃管喝,直至夫妻俩的积蓄花光,不得不再次灰溜溜地回到衡阳,无所事事。这个时候,衡阳已经沦陷。
因此,做汉奸,赵炎可以算是“天赋异禀”,手到擒来。走上这条路,他最后不可能善终。
9月30日,常宁沦陷,这对每个常宁人来说都是个灾难性的日子,然而对赵炎来说,他的机会来了。
日军带着“东亚联盟青年团”进驻常宁,以期建立所谓的“东亚共荣”,赵炎成功地巴结上日本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以“交际员”的身份跟随日军来到常宁。
这一回,赵炎不再是那个灰溜溜的逃难者。跟在日本人的屁股后面,他瞬间变得趾高气扬,自信心爆棚。
当时的日寇队伍里有一个叫刘韬的河北人,原来是衡阳某军队的一位副官,在衡阳被日本人俘虏后,便毫不犹豫地投靠敌人,担任倭寇的便衣队长,后升任日寇复兴队的指导员,跟着日本人为虎作伥。
赵炎与刘韬是同乡。凭借这层关系,当各乡的救济会纷纷成立,数目达10余个时,日寇复兴队召集全县所有救济会,由刘韬介绍,赵炎顺理成章地当上县救济总会会长。
朝堂有人好做官,这话一点也不假,不管这官是忠臣还是奸臣。
2
赵炎当上救济总会会长后,开始大肆安插自己的人做事,他要在这乱局中站稳自己的阵脚,分一杯羹。
李馥为救济会总务科长兼警卫科长还兼军法官,欧阳春为民政科科长,萧鑫为财政科科长。这些赵炎的铁杆追随者都被安排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他还与土匪王国民联络勾结,让王国民担任救济总会副长会兼保安司令,赵炎则兼任副保安司令,在各乡设立救济支会,双方互相倚重。
一个巨大的汉奸集团就此形成,既有武装又有政权。赵炎,是这个汉奸集团的老大。当然,他上面还有老大,那就是日本人。
为了取得日本人的欢心,赵炎可谓下足了功夫。成天点头哈腰、溜须拍马不算,他还将自己的部下分成一文一武两支队伍,文的为日语模范学校,赵炎亲自担任校长,每日教习民众日语。武的是警察队,队长由段泽清担任,拥有30条枪,负责外出“打掳”,既满足自己所需,又讨好日本人。
汉奸集团主要做三件事。一是“摊派”。摊派完全以赵炎的命令行事,摊派的物品从粮食、盐糖、鱼肉至红薯芋头,一样都不放过。当时全县有宜阳、三益、蓝宜等16个救济支会,每个支队均有上缴任务,赵炎只管坐在家中翘着二郎腿接受这些支会送来的钱财。
二是“征发”。摊派任务超过期限还没有完成的,则派人强抢,四处掳掠。而在这过程中如果送上一份厚礼给彭素兰,就算摊派任务没有完成,征发也可免除。
第三便是“拉夫”。日本已经把常宁当成通往广西的重要通道,每天都有无数支军队从常宁经过。而每当大军经过时,便四处寻夫,将人强行绑去为日本人砍柴做饭当奴隶,汉奸集团便是日本人最大的帮凶。
在日本人的统治下,百姓生活变得凄苦不堪。住在城内的只有十来户人家与日本人通气,做了日本人的帮凶,帮助买卖物品。而其余的人家,都把自家大门用砖头砌起封死,只留年老的妇妪在家看守望房屋,其他人从破烂的侧墙或屋后挖洞,清早逃出,躲到破屋柴草中,夜晚待日本人掳掠过去了,才敢偷偷地回到家中,家里所有的物品都已被日军抢夺一空。而所谓的救济会,每日只假惺惺地熬碗稀粥给百姓充饥,抢来的大米、油盐全部深藏。
3
有日本人和刘韬撑腰,赵炎打着救济会的名号在县城胡作非为,自我优越感急剧飙升,他执著地认为如今可以每天与妻子抽着大烟,在云雾缭绕中轻松地享受安逸、舒适的日子。
事实上,这种非正义的勾结,关系不可能牢固。
在日本人眼里,赵炎只是一条狗,随时可以放他出去咬人,也随时可以把他关在家里宰了吃。在刘韬眼里,赵炎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可以随便拿捏。
最初,借着同为河北老乡的关系,赵炎经刘韬扶持当上救济总会会长,而刘韬,自认对赵炎有着莫大的恩情,向赵炎予取予求,欲壑难填,双方几欲反目。
赵炎开始觉察到与刘韬关系的危机,他要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巩固的对象,只能是日本人,便急忙回家与妻子商量。妻子提议把自己的妹妹献给日军的一位大佐,这样与日本人结成了亲戚,还怕自己的地位不牢固么。赵炎大喜,献上自己的妻妹,从此更加受日本人宠爱。
为了感谢妻子给自己出了这么好的点子,在彭素兰生日那天,赵炎大摆宴席,并在城隍庙连唱三日马灯,他亲自登台发表演说恭维日本人。满以为这样做会受到日本人的大加赞赏,却没料到日军没有一个人参加,只是轻蔑地在一旁看着赵炎在马灯会上丑态毕露,心中狞笑。
在“摊派”任务中,赵炎还要送不少女子供日本人寻欢作乐,却没想到自己的妻子也差点落入日本人虎口。
年元旦,日兵集聚在一起酗酒,癫狂之际,多名士兵冲进赵炎家索要妇女。赵家哪招得住这架势,更没有这么多妇女满足日本兵,慌乱之中,日本兵逮住了彭素兰,差点将她凌辱,赵炎吓得几经求情才将妻子救了下来。
按照常人的思维,赵炎此时应该认识清楚自己的日本人心中的地位,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然而天生的奴性决定了他无法割舍日本人的施舍,就算日本人对他百般欺侮,他依然可以在日本人面前摇尾乞怜。
借着日本人的庇护,赵炎每日带着人打家劫舍,由于很少有日本人参与,他不敢将爪牙伸得太远,只敢在城区掳掠,唯有西南方向的胜桥镇,因为有土匪王国民的照应,他才敢肆无忌惮地前去掠夺。
王国民是救济总会副长会兼保安司令,他还有一个更大的身份——匪帮“仁和山”的头目。与赵炎勾结,两个人各取所需,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作者:陈琳
来源:常宁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