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作者:李刚
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预防医学教研室(西安市长乐西路号邮政编码)
简历:李刚博士在口腔医学院、现代管理学院、政治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受过多个专业教育,获医学学士、项目硕士、医学博士学位。李刚博士长期从事军事口腔医学、公共口腔卫生服务和口腔医疗服务管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共完成基金项目、委托项目、合作项目课题44项,主编和编著出版口腔医学专业图书55本,副主编和参编出版口腔医学专业图书49本,发表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篇,发表参与作者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篇。多篇论文被SCI、Medline、CA等国际权威检索收录。
李刚博士现为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研究生导师。陆续发表了《中国口腔医学史的三个阶段》《20世纪中国口腔医学十大事件》《中国古代对口腔医学的八大发明》《中国古代对口腔医学的四大发现》《中国牙科诊所发展的三次创业浪潮》《20世纪中国口腔医学十大杰出人物》《国外牙科设备工业的六大发展趋势》《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十大奠基人》《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的十大历史功绩》《中国口腔医学史最有价值的四大历史物证》《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口腔卫生处五大历史功绩》系列论文。李刚教授在本文中介绍了中国口腔医学行业发展的五大趋势。
口腔疾病是人类的常见疾病、多发疾病,最为常见和广泛流行的口腔疾病为龋病、牙周病和牙颌畸形,对口腔健康危害最严重的口腔疾病为口腔癌。龋病、牙周病、牙颌畸形和口腔癌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机体健康的四大口腔疾病,同时这四大口腔疾病又是人类可以预防其发生、延缓其发展、修复其结构、重建其功能的疾病。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口腔健康就没有全身健康,口腔疾病的高发病率不仅影响人群健康,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现代口腔医学具有促进口腔健康、进行口腔保健、治疗口腔疾病和康复口腔功能等四个重要作用。在这个牙科治疗可供广泛选择的时代,口腔医学的发展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型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型转变,对于实现给患者一个最佳的、并且能让患者维持终身的口腔健康状态的口腔医学目标是极为必要的。我国口腔医学发展的趋势包括以下五大趋势:
01社会大众口腔卫生服务需求将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口腔医学知识的广泛普及和社区居民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对我国现有体制下口腔卫生服务体系的服务水平、医疗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大众逐渐认识到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致使口腔保健成为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对口腔预防保健和口腔卫生保健用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口腔健康是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口腔疾病是影响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它不仅影响口腔的咀嚼、发音等生理功能,还与脑卒中、心脏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全身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口腔健康工作,年开始,每10年左右开展一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年,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从年起,中央财政设立专项在全国范围开展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并将健康口腔纳入《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了明确任务和目标要求。为科学制订口腔疾病的防治策略,我国于年、年和年分别开展了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年,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公益性行业专项的支持下,对全国31个省市区17.2万人,选取有代表性的5个年龄组进行了一次流行病学的调查。调查显示,与十年前相比,居民口腔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行为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0.1%,84.9%的人对口腔保健持积极态度。5岁和12岁儿童每天两次刷牙率分别为24.1%、31.9%,含氟牙膏使用率分别为42.1%、55%,因预防口腔疾病和咨询检查就诊的比例分别为40%、43.2%。成人每天两次刷牙率为36.1%,含氟牙膏使用率为61.0%。各年龄组女性每天两次刷牙率均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调查发现,5岁儿童龋齿中经过充填治疗的牙齿比例为4.1%。12岁儿童龋齿中经过充填治疗的牙齿比例为16.5%。城市高于农村。这一数据较十年前上升了近50%,说明儿童家长对口腔卫生服务的利用水平在不断提升。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能力,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国家体育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共同启动了“三减三健”第二阶段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通过“减糖”传递合理膳食的健康理念,通过“健康口腔”培养科学规范的口腔保健行为。
据我国各地多次口腔健康调查累积表明,目前,我国龋病患病率为30~40%,牙周疾病患病率为60~50%,牙颌缺失、缺损检出率为10~20%,牙颌畸形检出率为30~50%,累计各种不同程度牙病患者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几乎很少有人终身不患牙病。龋病是随着工业化发展、饮食结构改变而不断上升的疾病,在60年代至70年代,龋病曾一度在欧美儿童中患病率达90%以上,曾被戏称为“文明病”,不少口腔医学专家预测,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龋病在近期内将有上升的趋势。我国口腔疾病仍然是一个最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健康问题,社会大众口腔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02传统的口腔医学教育结构将发生变革我国传统的口腔医学教育结构将发生变革,从单一的中等、高等口腔医学专业,将分化出口腔颌面外科学、牙医学、牙科护士等不同的专业,为我国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的不同需要,培养不同专业水平的临床口腔医师。将建立符合现代国际口腔医学教育发展趋势,适合我国口腔卫生保健实际需求,面向21世纪,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适用性和中国特色的口腔医学教育结构。
口腔医学教育的目标是为我国口腔卫生保健培养合格人才,我国口腔卫生保健体系在医院口腔科服务以主要形式,而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口腔卫生保健医院、牙病防治所,口腔诊所等口腔专科医疗服务机构方向的发展,口腔医学教育体系也将由单一的三年制和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向多层次,多专业方向发展,以适应我国口腔卫生保健的实际需求和广泛的国际交流。
中等医学院校除设立三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外,将增加多层次的牙科专业护士,牙科技士专业,牙科医士专业。一部分专业教学将以临床医学课程兼口腔医学课程,毕业生面向县乡卫生院、基层卫生所牙科工作,一部分专业教学将仅限于口腔医学课程,其毕业生面向口腔诊所,牙病防治所,医院工作。高等医学院校除保留现行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外,还将设立四年制的牙医学专业,口腔修复学专业和七年制的口腔颌面外科硕士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可保持现行课程结构,其毕业医院。牙医学专业和口腔修复学专业将加强口腔医学课程,减少临床医学课程,其毕业生面向牙病防治所、口腔诊所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将加强临床医学课程,减少口腔医学课程,其毕医院和医院的口腔颌面外科。
适合现代口腔医学国际发展趋势,课程教学内容将确立新的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和改善口腔医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工作能力。将建立符合我国口腔卫生保健实际需求的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突破传统的口腔医学教育模式,形成以系统的口腔医学专业理论为核心,合理吸收现代科学、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的课程体系。将确立课程设置及各门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任务、地位及其相互关系,设计各门课程的相互衔接、排列顺序和时间分配,制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目的和原则。口腔医学专业前期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教学内容将加强与口腔医学相关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教学内容,如增加急诊医学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急救能力,增加全身性疾病与口腔疾病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对临床相关病人的处理能力,增加耳鼻咽喉眼脑外科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对头颈面病人的综合处理能力。口腔医学专业口腔基础医学的教学内容将加强口腔医学与基础医学的相互漏透,如增加口腔生物学教学内容,使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来整体认识口腔健康与疾病问题,提高基础研究认识与能力,在教学内容上,从宏观上紧紧抓住各种口腔疾病的共性问题,从微观上又紧紧把握住各种器官、生物、分子、疾病的个性。口腔医学专业口腔临床医学的教学内容将加强口腔内科学、口腔正畸科、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外科等传统课程的共性问题,增加口腔材料学教学内容,使学生从理工科的角度来解决各种口腔疾病面临的口腔修复问题,提高学生生物工程能力;增加口腔药物学教学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各种口腔疾病的药物治疗问题,以使各口腔临床医学的教学内容在理论上面对疾病有各自的独立性和专业学科特点,在实践中面对病人有其总体的相关性和系统口腔保健特点。口腔医学专业相关的预防与社会医学的教学内容将加强医学生从社会,从经济,从人类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口腔医学问题,如设立口腔医学概论,使学生从整体上来认识口腔医学;设立口腔社会医学教学内容,使学生从社会角度上也了解口腔医学内容;认识口腔医学;设立口腔医学史教学使学生从历史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口腔医学,增强学生对口腔医学的人性和社会性的认识;设立口腔卫生管理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处理与社会,与人群和口腔卫生相关的公共关系能力;设立口腔医学伦理学,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口腔医学专业相关的外语教学内容改革将增加口腔医学专业外语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获取专业情报和国际交流的能力。将开设多种临床选修课,设立老年口腔病学、牙科法医学、口腔卫生保健系统,口腔医疗和保健的法律问题,口腔医学中计算机的应用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选修机会,为学生拓宽专业知识和实现个体化发展创造条件。将改革传统课程分类方法,采用器官系统式的课程,为实现基础与临床、临床与社会、医疗与预防的结合提供条件,如设立医生/病人课,口腔健康与社区服务等综合课程,将拓宽学生知识面,减少课程门数和课时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的联贯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将采用符合现代教育原理和口腔医学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手段上将全面采用电子计算机等多种现代信息传播媒介,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采用多媒体软件教学,教学过程逼真、形象、具有可重复。在教学方法上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如采用小组讨论法,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自学。在教学方式上将如突破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早期接触口腔临床,增加口腔专业意识的培养,以使学生尽量树立未来口腔专业医师的角色观念,能学以致用,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可考虑使口腔临床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习同步进行,设立综合诊室实习,提高学生对病人的系统口腔保健能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优秀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走出学院围墙,深入社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提高公共口腔卫生保健能力。在教学评价上将强调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中的自学准备,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作业及课外学习情况等,采用笔试、口试、实物观察等多种方式进行,既要考察基本知识,又要考察基本能力。
我国现有近百所大专院校设有口腔医学专业,这是培养我国口腔卫生人员的正规渠道。我国目前实施的口腔医学教育制度,基本上是50年代前苏联的模式,课程设置上修修补补,其结果造成学生负担过重,从我国目前的口腔医学本科教学来看,5年制中有4年学习39门课程,总学时数达小时。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适应当前的学科发展和学术交流,在教学课程上,应增设许多发达国家的牙医学课程,如行为牙科学、牙科实践与牙科伦理学、牙科卫生学、技工学、牙科药物学、口腔诊断学、口腔生物学等。拓宽了口腔医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在教学层次上,应开设口腔技工大专班、口腔助理医师大专班、口腔医师本科班、颌面外科硕士班,培养多层次的口腔职业医师。总之,我国的口腔职业医师培养是一个既要兼顾我国的国情,又要兼顾我国口腔医学发展,还要顺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多层次、多方面的跨世纪性工作。
03高质量的口腔诊所服务模式将成为主流口腔诊所是直接向具有一定人口的社区(其半径人口一般在2万以上)提供口腔医疗保健服务的乡镇、街道级初级口腔保健机构,主要功能是担负社区的口腔疾病医疗和一级口腔预防保健功能,并作出正确转诊。口腔诊所可设牙科椅位1~10台,区分为三个等级。我国口腔诊所饱和量为所左右。口腔诊所的工作人员主要由执业口腔医师、执业口腔助理医师、执业牙科技士、执业牙科护士组成。
在我国口腔医疗服务长期以来,以医院口腔科服务为主要模式,而口腔疾病的发生与诊疗特点决定了口腔医疗服务必须以口腔诊所为主要模式。口腔诊所小而灵活,分布在社区居民生活密集地,方便病人,就近医疗,其工作时间为24小时制,也可实行预约制,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高质量的口腔诊所不仅是口腔医师谋生和获取利润的工作单元,更重要的是能向社区居民提供长期的、系统的、定期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国家卫生部和中华口腔医学会已启动以口腔诊所为模式的社区口腔医疗保健示范工程,目标是通过有组织的示范,改革现存的不适合口腔卫生保健服务特点,并不能满足公众需求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体系。该工程将促进社区口腔卫生保健服务的发展,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有效的高质量口腔卫生保健服务。在我国社区口腔卫生服务中,高质量的口腔诊所服务模式将成为主流,传统的一次只治疗一颗牙的口腔科诊疗习惯,将被为就诊者提供长期的、全面的牙科保健计划所取代。
社区口腔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要从最基层的口腔卫生服务网点的改革、设立开始。参考国外某些已有的社区口腔卫生体系中有益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其社区口腔卫生服务体系中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应该是口腔诊所,这是因为整个社区口腔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应该建立在分布广泛、覆盖面大、诊疗质量达到一定水准、各项服务比较周全、完善,方便病人就诊的口腔医疗网点上,而口腔诊所恰恰是具备了这些特点的最小口腔医疗单元。
同时,由于90%左右就诊者的口腔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病人如果在就近的口腔诊所得到治疗,各大、中型医院就可以转向主要从事科学研究、人才教育,以及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提高特色专科的诊疗质量,这样既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对不同层次的口腔卫生服务的需求,又可以发挥口腔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
执业口腔医师是保证口腔诊所诊疗质量、服务水平达到一定标准的基础。口腔诊所是最基层的口腔卫生服务网点,面临的口腔疾病种类多而复杂,因此,需要有临床经验的执业口腔医师来充任。口腔诊所对执业口腔医生的基本要求是:完成医科大学规定的全部课程,取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医院各个主要临床科室工作过二年,具有一定临床经验,掌握综合技能,能独立地诊治患有不同种类口腔疾病的病人,并经过一定的全科医学知识培训,然后到口腔诊所工作,确保口腔诊所的优质诊疗水平。
口腔诊所的布点和建立应以方便病人就诊为目的。口腔诊所的地点应根据各个区的区域大小,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组成进行口腔诊所的布点。口腔诊所的规模应根据口腔诊所所在地周围的人口密度,配备适量的执业口腔医师、执业牙科护士等工作人员,总人数不超过10人。口腔诊所内环境应整洁、宽敞、明亮、安静、舒适。口腔诊所的设施应根据需要,合理添置具有普及性、有效性和费用较为低廉的口腔医疗设施。口腔诊所的工作应完成所辖区域内居民日常口腔疾病的治疗,开展多项目的口腔卫生保健,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社区口腔卫生服务,进行口腔疾病预防、口腔健康保健、口腔健康教育等工作,使口腔诊所纳入社区口腔卫生服务体系。使社区居民人人都能获得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口腔卫生保健服务。
我国执业口腔医师制度的建立和执业口腔医师的培养,为最基层的口腔医疗服务网点提供了严格的服务质量控制标准。执业口腔医生保证了口腔诊所具有良好的诊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建立严格的续继医学教育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口腔诊所的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构成一个以口腔诊所为基础的,医院为主体,这样一个新颖的具有相当口腔医疗水准的,设施配备较为健全的,分布较为广泛合理的、整体连贯的、方便群众的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网络,发挥各级口腔医疗单位的整体功能,使任何一位社区居民都可能方便地得到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有效地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使口腔诊所成为基层口腔卫生服务的最佳模式。同时,由于口腔诊所所配备的医护人员素质高,使口腔诊所的服务质量和范围得以保证和扩大;由于口腔诊所的投入和支出等各项费用较少,使各种服务收费比较适合于现阶段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水平,适合于大多数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使现有的口腔卫生资源得以充分、均匀地利用,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再者,在我国医疗保险范围从目前的急症、医院门诊病人以后,在各个口腔诊所就诊的病人其费用可纳入相应的医疗保险范围内。
建立以口腔诊所为基础和以医院为主体的口腔卫生服务体系既可满足社区居民对口腔卫生服务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成为合理地调整病人和医务人员流向的有效手段和方法,纠正口腔卫生资源不足和浪费并存的现象,有效地控制口腔医疗费用的上涨,体现了社区口腔卫生服务中所倡导的最优化原则。同时,以口腔诊所为基础的口腔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又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使人民普遍享有高质量的口腔卫生服务,全面受益于现代口腔医学发展的成果。这一切使口腔诊所建立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04口腔材料设备和保健用品将日益更新牙科设备、口腔材料、日化工业的发展,将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为舒适的牙科椅位,提供更为美观的牙科修复体,提供更为有效的口腔保健用品。
口腔医学的发展与应用材料、冶金与机械、材料力学、生物力学、电子学、工程技术学及美学密不可分。学科性质属生物医学工程的范畴。因此,作为现代科技革命内容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极大地推动着口腔修复技术和材料研究的进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技术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义齿制作效率,制作一个嵌体或全冠,仅需30-分钟,一次完成;自动化程度高;人造冠外形精确,与牙体高度密合。CAD/CAM系统使口腔修复学摆脱了传统的方法,跨入现代高科技领域。瓷熔附金属修复体(简称PFM修复体)融合了瓷的美观和金属的高强度双重特性,使得其在口腔修复领域得到了迅速的推广。随着日益增长的美学要求,又出现高强度铝瓷挤压成形技术和铸造玻璃瓷技术,铝瓷材料和铸造玻璃陶瓷材料在生物相容性和美学效果方面又胜一筹。高分子粘结材料和技术的普及,鉴于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和综合工艺性能及价廉、来源广泛等优点,加之目前研究中所取得的良好的结果,在不远的将来钛材很可能会替代镍基合金和贵金属合金而成为牙科主要的合金材料。近年来粘接剂的问世,取代了正畸带环,医生只需将托槽直接粘合在牙齿上,这使固定矫治技术得以简化。将牙颌模型三维成像,并按照医师的设计制定矫治方案,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图像处理和精细的牙位调整,并进一步将每一步牙位变化反映到计算机辅助制作的透明牙套上,通过患者戴用一系列的牙套,不断的小范围的移动牙齿使错位牙得以矫正,这使矫治器无托槽隐形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用电子学等尖端科学的发展,口腔器械不断更新改造,产品力求稳定、耐久、安全、多功能、高速度和小型化,在结构上也向着组合式方向发展,使之达到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便于操作和维修、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和降低医生功动强度的目的,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对口腔医疗工作必将带来极大的促进。当代的科技进步为改善口腔保健服务展示了广阔前景,口腔诊所简洁而设计合理,工作条件改善,设备成本降低和便于保养,已研制出性质优良易于使用的口腔保健材料。
口腔卫生保健用品的进步推动了个人口腔卫生的保健,舒适的牙刷,有效的牙膏促进了人类口腔的清洁。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口腔卫生保健用品生产企业纷纷来华投资,共创口腔卫生保健用品合资生产企业,生产国际名牌口腔卫生保健用品,如广州高露洁有限公司、上海联合利华有限公司、青岛狮王牙膏有限公司等都是我国著名口腔卫生保健用品合资生产企业。合资企业的创建,外商输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流的管理,优秀的牙膏品牌,为繁荣口腔卫生保健用品市场,发展我国口腔卫生保健用品工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国在江苏扬州投资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与工艺建立了世界最大的口腔卫生保健用品生产基地——江苏三笑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各种牙刷达余种,各种牙膏达20余种,日产量牙刷达万支,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人群使用口腔卫生用品的质量和效果。我国软毛牙刷、磨毛牙刷、电动牙刷的生产,氟化牙膏的生产,使我国口腔卫生用品向国际水平发展。
随着科学的发展,进入80年代以来,除不断改进普通牙刷和电动牙刷外,国内外还相继设计与生产出具有不同功能的新型牙刷,如指套牙刷、喷水式牙刷、喷雾牙刷、音乐牙刷、含牙膏牙刷、液压牙刷、电子牙刷、半导体牙刷、电离子牙刷、雪糕牙刷、磁性牙刷、智能牙刷、补牙牙刷、.抽吸牙刷、三面牙刷、弯毛牙刷、单束牙刷、显示型牙刷、咀嚼牙刷、牙缝牙刷,从不同方面满足人们保持口腔卫生的需求。这些牙刷在口腔卫生清洁等方面与过去的牙刷相比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05口腔医学科学研究和临床技术不断创新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的发展是由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的;口腔医学也是这样,我国有着悠久的口腔医学历史,古代牙刷制作、唇裂修复术和敦煌莫高窟口腔卫生壁画闻名于世。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口腔医学研究在多个领域里获得重大突破,我国口腔医学界相继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0项,在全口义齿固位、慢性腮腺病病、颌面战创伤、龋病、牙髓病、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与脉管畸形、牙体牙髓病防治、颌骨缺损功能重建等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引领着世界口腔医学的创新和发展。年2月14日,在北京国家科学技术大会上,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赵铱民少将领衔的“严重颜面战创伤缺损与畸形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课题获得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项成果建立四种创新性技术,在自体、异体、假体修复和组织再生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实现严重颜面缺损与畸形的精确修复和功能重建。
近年来,国家把创新提到很高的位置上,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作为国家科学发展的两翼共同强调。创新要以国际发展形势和最新潮流、国家相关政策和口腔医疗不断产生的新需求为主要方向。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是非常艰辛的,要耐得住寂寞。真正的医学大家都是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这本身也属于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因此临床医生、医学生或从事临床相关工作的人,都应该带着研究的思维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相信若干年之后,我国的口腔医学科学研究和临床技术将不断创新。口腔医学是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围绕口腔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批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医学研究,制定基于临床研究证据的“中国版”疾病防控方案和临床指南。充分发挥中心对接成果转化链条各主体的优势,引导研发机构、企业紧密协作,推动临床研究成果的转移转化,着重加强药品、口腔医疗耗材和医疗器械的临床评价研究和产品孵化,生产出我们自己设计的产品,推动口腔产业与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大学医院和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医院于年入选第三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口腔疾病领域)。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重要目的是解决临床医学与生命科学脱节、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弱、先进诊疗技术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慢等难题。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大学医院和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医院的医教研整体实力和优势,优化整合地区口腔医学临床和研究资源,建立跨地域、多学科交叉的口腔疾病防治转化医学协同研究网络,加速适宜技术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我国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要发挥资源优势,让越来越多的“中国证据”“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为中国百姓带来福音。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新一代的口腔医师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不仅需要了解更加宽阔的基础口腔医学理论和掌握更加高超的临床口腔医学技术,更需要从“以人为本”的视野来认识口腔医学,不仅要成为口腔医学的某科专家,而且要有“社区服务”的观念,每个口腔医师既是本专科的医师,又应当是口腔医学大众化的积极推动者,使口腔医学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大众。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之中,为社区大众提供更加完美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才能够更好地为促进人类的口腔健康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21世纪是人类拥有美好微笑的世纪。(参考文献(省略))
牙科先锋正式向广大读者约稿啦!!!
不管是新闻线索还是原创文章,只要贴合我们的主题,内容新颖有趣,我们都照单全收!优质投稿还有惊喜礼物送给你!投稿传送门: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