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教育厅发布通知说本科生又要扩招啦,本以为是好事,仔细想想并并不如此:本科生扩招以后,本科生就会越来越多,以后的孩子起码也得是研究生吧?这无疑增加了我们下一代的竞争压力,早期教育就显得必不可少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胎教的话题。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就已经出了要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教育思想,就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创立了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人们开始把注意放到儿童身上,但对胎儿是否存在潜在教育能力仍存争议。20世纪末,德国著名教育家沃尔冈夫·不列钦卡在他的《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中指出胎儿不是教育对象。原因有二,一是胎儿不具备稳定的心理准备结构,二是胎儿不属于任何年龄阶段范畴。但是随着医学、心理学、法学、教育等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发现胎儿具备相对稳定的心理准备结构而且可以被改善、保留和避免。同时医学、教育学等都认为婴儿属于人的范畴,这就为胎教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胎教并不是教育,目的是促进胎儿大脑神经网络的丰富化,像网上所说的那些胎教时听诗歌,儿童就可以较早学会诗歌其实是不科学的。
常见的胎教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母教式胎教,二是直接对胎儿进行胎教。母教式胎教就是通过外物作用于孕妇引起孕妇身心变化。母式胎教一般分为四个方面:1.准妈妈们应该保持心情愉悦,妊娠期间的母亲的喜、怒、哀、乐给胎儿带来的是很明显的,孕妇不良的情绪变化会影响营造的摄入、激素的分泌和血液的生化成分,比如说过度紧张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严重时会导致胎儿唇裂、腭裂等,因此准爸爸们在这个阶段一定要让孕妇保持心情的愉悦,心态的平和。2.周围的噪音、空气污染之类的,比如烟味,还有嘈杂的环境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3.准妈妈们的营养补充。在这个时期,准妈妈要做到营养均衡,蛋白质、维生素、钙、无机盐和微量元素都要进行补充,同时也要适量的吃些含DHA的食物,比如说鱼、干果、藻之类的东西,都有利于胎儿脑神经的髓鞘化,有利于智力的发展。4.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不动,也不要过度劳累,散散步之类也是要有的。还有就是直接对胎儿进行胎教,也是分四个方面。1.音乐胎教,对胎儿不断地传输音乐可以使其脑神经的轴突、树突以及突触的发育,为他以后的智力发展和音乐天赋打下基础。同时也能使准妈妈保持心情愉悦,音乐胎教可以说是不二之选。选取乐曲时一般可以选中外古典乐曲,每天一到二次,不宜过吵闹,安静一点的即可。2.抚摸胎教,胎儿的皮肤和皮肤感觉发育最早,可以通过肚皮抚摸胎儿,反复训练为生后的协调动作打好基础。3.言语胎教,准妈妈可以给腹中胎儿读一些故事,文学作品之类的,和他说说话,不仅可以促进其听力发展,也可以保持他心情的愉悦。4.光照胎教,妊娠28周以后,准妈妈可以拿手电筒在肚皮上进行照射,一明一暗,可以训练胎儿昼夜节律,即白天觉醒,夜间睡眠等等。
据有关研究发现,健康儿童的胎教开始时间均早于孤独症儿童,因此必要的胎教不可缺少。好了这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章,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小编会和你一起思考解答,欢迎点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