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条路叫亲情路远渡重洋10岁女童安庆“寻亲”
今日,多云天气唱主角,最高气温升至31℃。又一个蒸笼天,闷得连呼吸都是一种痛。嗯哼,明天雷阵雨将来,驱散空气中的闷热感,会让人觉得舒服很多。具体天气情况为:今天多云,气温25—31℃,东北风3—4级;明天雷阵雨,气温25—31℃,西南风2—3级。
雨水频频”出境“,或阵雨,或雷雨,大家出门记得准备雨具。(综合安庆晚报记者查灿华)
有一条路血脉相承,叫做亲情路。安庆有一位女童8年前被荷兰夫妇领养,日前回国,只为寻亲。
8年前被荷兰夫妇领养10岁女童远渡重洋回家”寻亲7月17日,一对荷兰夫妇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安庆。8年前,他们从安庆社会儿童福利院认养了一个兔唇小女孩安娜,8年后,安娜在养父母的陪伴下远渡重洋,回国寻找亲生父母。7月20日中午,记者从安娜养父母的中国朋友任先生处了解到,经过多方两天寻找,安娜亲生父母仍杳无音讯。
安娜现年10岁,目前住在荷兰恩克赫伊森(Enkhuizen)。年4月9日,只有四个月大的安娜因患兔唇被遗弃在安庆市福利院的门口,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见此情况将她收进了福利院。年,两岁半的安娜被来自荷兰的一对夫妇领养并接回荷兰,给她做了兔唇手术。安娜有一个十三岁的哥哥,同样也来自中国。
安娜养父母的中国朋友任先生告诉记者,安娜的养父母都是中学老师,爸爸教数学,妈妈教语言、艺术。安娜是一个非常开朗、快乐的女孩。在学校有很多朋友,兴趣广泛,很喜欢看书,学荷兰语;很喜欢锻炼,跑得非常快;也很喜欢弹吉他。
“近些年,逐渐了解自己身世的安娜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和养父养母再次回到中国,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对于父母的遗弃,安娜并没有怨恨过他们,反而一直挂念亲生父母的生活状况。安娜有时候会担心亲生父母生活的好不好,并希望亲生父母生活的非常幸福。”任先生介绍,安娜想认识自己中国的家人,想了解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也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她长得像谁,有没有兄弟姐妹。
安娜跨国寻亲的故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 安娜养父母的中国朋友任先生表示,希望有线索的朋友能够与他联系或是发邮件给安娜的养父母。任先生;邮箱:lxw
. 网友们称,节目中贾玲扮演的“花木兰”因贪生怕死而不敢奔赴前线,被父亲骗去从军。在军队中,木兰因吃亏被迫上战场成为将军,回归故乡后,去世的父亲留下一封信,从信中得知因邻居恶霸看上她,父亲才骗其去当兵等等荒唐情节,严重颠覆了花木兰聪慧、孝顺、刚毅、勇敢等英雄形象。虽然节目已播出十余天,但提起此事,河南省商丘市文史专家郭义方还是显得非常愤怒。他说:“这出闹剧,令人作呕,又为之愤慨。其技艺低劣,内容庸俗,不仅歪曲了木兰的形象,也玷污了民族文化,可恶至极。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海外也流传甚广。从木兰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民族气节,不畏强权,大忠大孝,大仁大义,大智大勇等多种优秀品质为世人所赞颂、敬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欢乐喜剧人栏目如此恶搞,是误导青少年陷入迷途,更是愧对于后世子孙。”
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宋成树认为,花木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节目中将她恶搞成贪婪自私等傻大姐形象,严重违背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精神。这部闹剧,提供的全部是负能量,是误导群众,尤其是青少年。
宋成树说,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传奇人物,她勇敢纯朴。《木兰诗》被选入中学课本,花木兰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7月7日,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刊发公开信,要求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栏目组以及主创人员,向社会公开道歉。
贾玲因”恶搞花木兰“表演被各方批评,其近日在微博发表道歉信。就在同时,欢乐喜剧人官方微博也发表声明称:“因为贾玲花木兰事件引起热议,为了改进节目和提高节目制作水平,节目组决定暂时停播今晚的《欢乐喜剧人》节目,待改进提升节目质量后再播出。”
以下是道歉信全文辜负大家,对不起!
首先对喜爱我的观众致歉,由于我的无知和疏于学习演绎了花木兰这个作品。经过这两天的学习我深刻的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花木兰是受人尊敬的巾帼英雄,显然拿她来演绎成一个喜剧作品是不合时宜的,也是有违公众审美习惯的。感谢对我批评教育的热心观众,接下来我会更好更多的学习演绎更多正能量悦人心的作品。艺术无涯,传统有界!也对东方卫视,对同仁们说声对不起。再次真心的说声抱歉。(光明网综合)
就在贾玲道歉后,六小龄童为贾玲道歉点赞:恶搞西游记的怎么办:
六小龄童微博截图来源:网络
贾玲道歉信一出,引出了不少明星的评论,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曾饰演”吕小布“的演员孙艺洲则担心自己曾在剧中恶搞吕布:“吕布文化研究中心,会不会搞我啊,我深深的担心。”
《爱情公寓》的制片人汪远则对木兰研究中的指责表示不满:“尊敬的木兰文化研究中心:你们每天研究的‘木兰文化’本就是经过历史上无数像贾玲这样的艺人通过文字、戏曲、戏剧等艺术形式演绎出来的。他们才是你们的衣食父母。只可惜前人们千篇一律又缺少幽默感。否则你们每天上班就不会无聊了。”(来源网络)
其实,这就是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议题,表达和呈现方式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又不违背传统,这就是一个问题,舆论出现不同的声音,也是文化发展的自然生态过程,各位侃友,你怎么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