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唇腭裂?
从医学的角度看,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我国其发生率位于第三位,约每六百位新生儿中就有一位唇腭裂孩子,但唇腭裂却是治愈效果最好的先天性缺陷之一。
二、唇腭裂是怎么来的?
唇腭裂的具体形成原因未完全明了。有遗传因素,也有非遗传因素导致,并不绝对。家族中有唇腭裂病史的情况生出唇腭裂患儿的几率相对更高些,但正常的父母也可能会生出唇腭裂的孩子,据临床数据显示,目前唇腭裂新生患儿父母均无家族病史的比例有所增高。目前认为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
1、病毒感染如怀孕早期的病毒性感冒。
2、服用药物如抗癌、抗癫痫、激素等药物。
3、X线的照射
4、遗传因素双亲都正常生出唇腭裂患儿机率1/,单亲唇腭裂生出唇腭裂患儿机率1/20,双亲都唇腭裂生育唇腭裂患儿机率1/4。
5、其他营养不平衡、激烈的情绪波动等。
以上各种因素使患儿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口唇、上腭在由两侧组织渐渐往身体中线连结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差错,不能按照预定的进度完成连接时,则产生不同种类的裂隙。
另外,民间传说母亲在怀孕时期拿剪刀、钉钉子、搬家、移动厨柜等因素纯属主观想象,没有科学根据。
三、唇腭裂宝宝如何喂养?
唇腭裂患儿因为口鼻相通,大部分的宝宝相对吸力较弱,且在喂养过程中容易吸入大量空气,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所以,以下几条注意事项一定要遵循:
1.椅位和坐姿
建议妈妈坐在有扶手的椅子上。抱起宝宝适当竖立,形成45度角或者更直立些,避免宝宝的头部向后过度延伸。
2.喂养工具
尽量使用唇腭裂专用奶嘴及奶瓶或其他适合的喂养用具。因汤勺喂养或自行开大的吸奶孔,奶汁流量不好控制,有因奶汁的流量过大增加孩子吸入性肺炎的风险。
3.拍背打嗝
增加拍背打嗝次数,所以需分次喂奶。在中间多次暂停帮助宝宝拍背打嗝,吐出吸入的多余空气,以避免吐奶。拍背时应将宝宝竖立在大腿上或放在肩部,将头部和胸部稍微向前倾斜,轻拍后背,帮助打嗝。
4.吐奶现象
喂养时或喂养后轻微吐奶属于正常情况,但唇腭裂宝宝因为口鼻相通会从鼻部反流出来,这是正常想象,不必过于惊慌。
5.喂完及时清洁
喂养完毕除了再喂开水之外,可用沾开水的棉花棒清洁鼻孔、腭部、舌头及牙床,可避免因奶垢堆积,造成口腔感染。
6.喂奶后勿平躺
可让宝宝俯卧或右侧睡,主要帮助消化,而且可以防止溢奶时不慎呛到。
7.喂奶时间
每次喂奶的时间应不超过半个小时,假如超过这个时间,说明孩子吸奶太费力。可能喂养方法存在问题,须向医护人员咨询并进行改进。
在后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