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复苏:自古有之的概念和努力
●十八世纪:近代复苏的最先尝试
●现代复苏
1、麻醉意外与最早的胸部按压
2、口对口人工呼吸
3、胸外按压
4、按压和吹气一起使用
5、美国心脏协会与CPR
●除颤
1、除颤器的发明:心内除颤
2、体外除颤
3、便携:从交流电到直流电
4、首次院外除颤与移动病房
5、自动除颤器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
1、“移动监护病房”在全球蔓延
2、两种急救体系的平行发展
3、专家的谨慎VS民众的热情
4、西雅图:大众急救培训计划
5、彼得·萨法尔推动EMS
●CPR/EMS的最新进展
前言
我们今天所说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简称为CPR)是一种紧急医疗程序,指的是当一位患者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时,用手动方式使他恢复自主血液循环和呼吸所采取的努力,以期其身体器官(尤其是大脑)的功能不至受损或减少损伤,直到进一步的治疗得以实施,并最终使患者获得康复。这是一个基本的但被广泛采用的急救技能,全球通行。它行之有效,可以使心脏骤停者的生命维持到足够的时间,并等来更专业的治疗(通常是除颤和静脉注射心脏药物)。这个程序也是基础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与心肺复苏术相伴发展的还有之后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发明,以及紧急医疗救援体系——EMS(EmergencyMedicalService)——的建立。
关于普通医学的最有趣的事情之一就是研究它的历史:实验,假设,有时伴着粗鲁的方法学,都源于渴望对人体的更多知晓。尤为引人侧目的是,近现代意义上的心肺复苏技术,在过去漫长的历史中,医学界对其操作的方法有过很多误区,有时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其最早的发展和兴起源于一个城市为了减少大量溺水者的死亡,到至今,它已拯救了无数生命。那么,它从何而来?从早期的实验方法,到现在我们每个人得能获得一个标准CPR认证,这一切又是任何演变的呢?又有多少勇于探索的人们为之做出了多少贡献呢?——这真是一个好问题!
复苏:自古有之的概念和努力
“复苏”(recovery)这个概念,自有人类以来,就一直是相伴而随。
曾经有一位评论家在写到心肺复苏的最初动作——口对口吹气——时,这样富有激情地阐述道:
信仰告诉我们,是上帝照着他的形象创造了人,用泥巴把你塑造成了人的形状,而且是一次完成,然后再吹了一口气,使你有了生命。这是一口生命的气息,意味空气和氧分进入到了你的肺里,导致了复苏。——这,大概就是心肺复苏的基本机制。
《圣经》有时被认为是第一次书面描述了“复苏”概念的来源,其中有两个地方似乎描述到了复苏。第一个是在《列王记》中,先知以利沙(Elisha,希伯来语:?????????,意思为“神是我的拯救”。他是一位著名的先知,生活在大约公元前-年)参与了一个复苏行动,这是医学论述中最常被引用的事迹,它代表了第一个有记载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案例。另一个可以代表“复苏”的记载是在新约中提到的使徒保罗的一个行动。——当然,《圣经》的记载,在信徒和医学界之间有很多争议,但至少,其中的情节显示了复苏的可能性。——到了公元二世纪,盖伦(Galen,?~?,希腊解剖学家、内科医生和作家,生于小亚细亚的佩加蒙。他做过了许多动物解剖,开创了解剖学和实验生理学先声)开创了医学的新的纪元,他的研究也揭示了复苏的科学原理。
《列王记?下》记述的以利沙的故事如下:
以利沙在书念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妇人和她的孩子。有一天,“基哈就迎着以利沙回来,告诉他说,‘孩子还没有醒过来。’以利沙来到,进了屋子,看见孩子死了,放在自己的床上。他就关上门,只有自己和孩子在里面。他便祈祷耶和华,上床伏在孩子身上,口对口、眼对眼、手对手,既伏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身体就渐渐温和了。然后他下来,在屋里来往走了一趟,又上去伏在孩子身上,孩子打了七个喷嚏,就睁开眼睛了。”
传说中的另外一个故事是有关埃及第一位女神伊西斯在她的丈夫欧西里斯被杀后,用她的亲吻一度使他得到了复苏……
传说归传说,可以确定的是,人类寻找复苏方法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其中出现了很多奇葩的方式,比如把人吊起来再放下,把人放在马背上颠,等等。有不少巫师也参与了其中的工作(巫术和医学早期常常混搭在一起),有些为此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比方说,年,有一位叫做玛格丽特?琼斯的女巫就被马萨诸塞湾殖民地当局处死,原因是她没有好好让病人服药,而是用“棍子”欲使病人复苏,但没有成功。
年:将烟雾通过肛门吹进直肠
年,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复苏方法,即将烟雾通过肛门吹到心脏停跳的病人的直肠里,以此来刺激病人的复苏。据文献说,烟雾曾被吹进到动物的膀胱中并救了它的命。这个方法被美洲的印第安人和殖民者成功地使用,并于年传到了英国,还被写进了英国皇家人文社会出版社的出版物中。但年,英国外科医生本杰明?布罗迪在一项研究中发现,1盎司鼻烟就可以杀死一只猫、4盎司鼻烟就可以杀死一只狗,这个方法于是被废弃。
十八世纪:近代复苏的最先尝试
年,巴黎科学院沿袭古老的做法,提出过建议,对溺水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以求其获得复苏,但之后,首先大范围使用这一技术的是阿姆斯特丹人。
阿姆斯特丹市(Amsterdam)有着众多的运河,在这个城市的大部分历史中,这是某些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阿姆斯特丹的生活,从休闲旅行到经商营生,都以这些运河为中心。然而,这个城市也每年约有人死于溺水。
为了减少这一数字,年8月,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一些富有的和有公民意识的市民聚集在一起,成立了“溺水者复苏协会”(theSocietyforRecoveryofDrownedPersons)。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尝试应对猝死的组织。
阿姆斯特丹:施救溺水者
该协会的技术涵盖了一系列刺激身体(以获得复苏)的方法。协会的成员们建议:
为受害者保暖;
把受害者置于头高脚低的体位,以清除其口中异物或排解吸进去的水;
用手给其腹部施压;
往受害人嘴里吹气,用管子或者口对口的方法;
刺激受害人的喉咙;
用类似于烟熏雾蒸等手段对受害者进行刺激,方法是把管子插进其肛门里,将烟通过肛门灌进肠道。当时人们认为这是一个足够对濒死者产生反应刺激的方法;
放血。
阿姆斯特丹的这个协会声称,根据他们的建议,在他们成立的四年时间里拯救了个人。
上述方法虽经多次变化,但其中的第一项和第四项,今天仍在使用。
首个这样的协会成功之后,救援类协会很快就在大多数欧洲国家的首都兴起,他们所有的目标都是要找到使猝死受害者成功复苏的方法。这一理论大受欢迎,以至于德国的汉堡在年通过了一项法令,规定在教堂里要对溺水、窒息、冻寒以及被有毒气体伤害了人们提供帮助,这可能也是大规模医学培训的第一个例子。伦敦的“皇家人道协会”(theRoyalHumaneSociety)成立于年,是纽约、费城和波士顿此类协会的楷模。十八世纪的这些救援团体是今天紧急医疗救援服务的前身。
现代复苏
1
麻醉意外与最早的胸部按压
关键人物
弗里德里希?马斯
乔治?克赖尔
最早的现代医学意义上心复苏,要等到年才出现。
19世纪末,现代医学在细胞细菌学说的推动下,正处在医学史上的加速期,外科灭菌术与麻醉技术的产生,让外科手术成为潮流,外科医生在不停地扩展他们的执业范围——当时不受任何医师法的限制。外科医生时常为麻醉意外困挠,当麻醉药品过量时,病人会猝死在手术台上,以当时的急救技术,大多数的病人因此而丧失生命。肺复苏在溺水病人身上的成功使之逐渐成为急救的常规,医生发明的急救技术多是针对产生人工呼吸作用的。比如年的一本外科教材就指导外科医生在急救时以呼吸节奏按压心脏部位,其目的仍然是通过按压胸部产生人工呼吸作用。
马斯是有记录的第一位用“胸外按压”的方法救活了心脏骤停患者的人。
但在医学界不明白病理生理学的背景下,马斯的方法并未得到推广。
年,德国医生弗里德里希?马斯(FriedrichMaass)还是一个外科学徒,一个9岁的男孩欲行兔唇手术,发生了麻醉意外,马斯立即按前述的急救办法按压胸部产生人工呼吸作用。在当时,如果急救成功的,大多会在5-6分钟恢复自主呼吸与心跳,但半小时过去了,男孩的情况更加糟糕,他被医生放弃了,移出了手术室,只有马斯带着绝望的心情继续做着毫无希望的按压呼吸。出于激动,马斯加快了按压速度,他留意到男孩瞳孔在缩小,惊讶之余,他加快了节奏,半个小时之后,男孩苏醒过来了。数天后马斯再次面临同样场景,一个18岁的患者出现麻醉意外,马斯在尝试传统方法无效后很快就转用他的新方法,这一次,只用了25分钟,患者就苏醒了,比前一次少了35分钟。马斯推荐的按压速度为次/分钟。
在医学界不明白病理生理学的背景下,马斯的方法并未得到推广,所以这个方法还得被人重复发明。-年,美国外科医生乔治?克赖尔在研究肾上腺素的作用时成功地先在动物、后在人身上施行了心脏按压术。克赖尔在当时虽然是一位很著名的大夫,但他使用过的心脏按压术仍然只在小范围内传播,并未得到重视。
乔治?华盛顿?克赖尔(GeorgeWashingtonCrile,.11.11-.1.7),著名的美国外科医生,也是目前正式公认的第一位完成了成功直接输血的医生。他在其他领域的贡献还包括:颈淋巴清扫术,T形止血钳(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为:theCrilemosquitoclamp)。克赖尔对头颈手术和呼吸系统手术颇感兴趣,年他成功完成了美国首例喉全切除术。年与同事一起创建克利夫兰诊所,担任首席外科医师,-年出任克利夫兰诊所的院长。
2
口对口人工呼吸
关键人物
詹姆斯?伊拉姆
彼德?萨法尔
阿彻尔?戈登
正如我们上文提到的,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技术是最早被发现用来复苏的,但是,这项技术一直不为官方和医学界接受,他们的最主要的理由是:从口中吹出去的气体已经不含氧分了,属于无效。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中期才得到逆转。
年,小儿麻痹症爆发期,麻醉师詹姆斯?伊拉姆(JamesO.Elam,.5.31-.7.10)把这一方法运用到一个处于紧急医疗情况下的大孩子身上。伊拉姆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我正在巡视病房看看有没有什么情况,这时走廊里一位护士推着一辆轮床,还有两个帮手帮着拉,轮床上的那个孩子皮肤泛着蓝色。我完全是条件反射,走到走廊中间,拦住轮床,抓住床单,拼命擦拭掉他满嘴满脸的分泌物,……我用我的嘴包住他的鼻子,往他肺里吹气。在吹了四次后,他的脸色开始泛红。”
就在这件事发生的前一个晚上,伊拉姆在阅读复苏的历史时,正好读到了对新生儿口对口吹气的章节,他把他的“反射行为”归功于这次阅读。伊拉姆热情大增,促使他大力鼓吹口对鼻通气的优点。他指出,对于已经没有呼吸的患者,你吹出的气是有足够的氧分的。
年,伊拉姆在密苏里州的医院麻醉科工作,在那里,当他即将开始对二氧化碳的体内平衡进行研究时,来了一名新的部门主任,这位主任希望所有的麻醉研究都用动物来完成,而不是用人。伊拉姆认为这是不可行的,于是他与他的两位上级同事ElwynS.Brown博士和RaymondH.TenPas博士一起跳槽到了水牛城的罗斯韦尔?派克纪念研究所(现称“癌症研究所”)。他得到了他的外科主任的许可,在乙醚麻醉消失前对术后患者展开研究。在这项研究中,他证明了呼出的空气在吹进气管里时,仍然保持着正常的氧饱和度。
詹姆斯?伊拉姆(JamesO.Elam,.5.31-.7.10)
此后,经过对呼吸长达数年的研究,伊拉姆发明了当时通用多年的罗斯韦尔?派克呼吸机。伊拉姆的呼吸研究让他首次通过实验证实了口对面罩人工呼吸可以让病人维持足够高的血氧浓度,这项实验结果于年5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随后在年美国麻醉师协会会议之后,伊拉姆碰巧在返途中跟彼德?萨法尔(PeterSafar)同车,他说服医院做麻醉主管的萨法尔。萨法尔随后设计了更多的实验证实了口对口人工呼吸的作用。
萨法尔设计的实验证实了直接口对口而不用面罩的人工呼吸的效率,证实了单纯胸外按压与当时常用的抬手辅助呼吸的无效性,以及非医务人员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效果。萨法尔还进一步研究了昏迷病人气道的通畅情况,提出急救的第一步是仰头举颏、清理气道,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
彼得?萨法尔(PeterSafar,.4.12—3.8.2),捷克裔美国人,医生,被誉为“现代心肺复苏术之父”。年,萨法尔就任医院麻醉科主任,正是在这里,他的复苏理念渐趋成熟。他与詹姆斯?伊拉姆共同创造了由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的人工呼吸法,并把CPR各个步骤细化为ABC。萨法尔一生中共获得3次诺贝尔医学奖提名。
萨法尔后来这样描述他的工作:“31个内科医生和医学生,还有1名自告奋勇的护士……大家意见非常统一。所有的志愿者都要观察我没有用导管给麻醉患和瘫软者通气,而是用嘴。我给志愿者注射镇静剂,使他们瘫软好几个小时,分析他们的血氧和二氧化碳。我通过这种方法对超过名志愿者进行了操作,证明了我的方式的正确。”
伊拉姆与萨法尔严格的实验研究迅速赢得了医学界的承认。芝加哥大学的阿彻尔?戈登(ArcherS.Gordon)是最先改变信奉的,他像圣徒保罗一样,最初是传统方法的激烈拥护者,但他亲自实验验证了双雄的结论后,他成了肺复苏最坚定的拥护者与传播者。
年,美国军方接受和认可这个方法,接着是美国医学会,年5月17日,在其出版的《美国医学会杂志》(The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JAMA)上,他们表述了以下支持:“技巧性地吹气是一种易学的、能够挽救生命的程序。这种方式使许多因各种原因已反应微弱的受害者得到了复苏,并在野外紧急情况下得到了证实。有关吹气的资料应尽可能广泛地传播”。
一些组织,如美国红十字会,着手向他们的分会提供人工呼吸的培训,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红十字会已经开始传授这项技术。例如,年,在卡拉马祖,密歇根,志愿者RogerMehalek在介绍这项训练的时候,把它称为“靓女的甜美气息”,他还发明了用作培训的石膏和塑胶模拟人。
年,纽约州卫生行政长官HermanHilliboe对这项技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委托伊拉姆写了一本教学小册子《人工呼吸》(RescueBreathing),向全国分发。这本小册子的成功促使伊拉姆去制作一部电影来展示这项新的救命技术。
年,人工呼吸已被国家科学院采纳,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纽约州医学会和美国红十字会都把它列为了复苏的首选方法。
3
胸外按压
关键人物
威廉?班尼特?考恩霍文
盖?尼克博克
詹姆斯?裘德
跟呼吸停止不一样,猝死的明显征候,如循环停止,尤其是心律,对于一个躺在那儿的人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的,尽管一双训练有素的眼睛现在可以看到诸如灌注不足的迹象。也许作为一个结果,这还不太明显,但是,用人工帮助循环作为复苏的关键因素,还是明显滞后于对人工呼吸的需要。
假如一个科学家在研究这个问题,非常同意血液循环的必要性,但他们也会说(恢复循环)根本没有有效的方法。即便是年已经有过关于胸外按摩的描述,但其价值并未得到重视,而各种病例报告的传闻轶事对此也益处无多。年,一位医生曾经引用一句话来描述当时流行的观点:“我们无力阻止血液循环的瘫痪。”
狗,被用于各种医学实验,包括心脏复苏。
但是其实,早在年,德国外科医生莫里茨?希夫就报道了用胸内心脏按压技术维持发生麻醉意外的狗的血循环。年后,许多医生在人身上进行了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到年医学界逐渐形成一致意见,认为胸内心脏按摩无效,建议外科医生放弃它。年,挪威医生克里斯蒂安?因格尔斯路德(Ingelsrud)成功地施行了第一例胸内心脏按摩,但鲜为人知。年,威廉?阿比特诺-伦爵士成功地为一位65岁男性进行了胸内心脏按摩急救术,其结果在伦敦麻醉师协会会议上交流引起了广泛兴趣,重新激发了医生对这项技术的热情。其后成功案例迅速增加,到“霍普金斯三杰”重新发现胸外心脏按摩术时,胸内心脏按摩术已逐渐成为麻醉意外猝死的半标准处理手段。
正式的、成系统的胸部按压真的是一个意外的发现,这一发现是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三位博士(后人称之为“霍普金斯三杰”)在年完成的,他们是威廉?班尼特?考恩霍文(WilliamBennettKouwenhoven,.1.13-.11.10)、盖?尼克博克(GuyKnickerbocker)、詹姆斯?裘德(JamesJude)。他们当时在狗的身上研究心脏除颤,发现,强行对狗的胸部实施按压,可以在它们的股动脉实现脉动。这项实验的更进一步、更细致的进行还回答了下面几个基本问题,即按压的速度、按压的位置和按压的深度。这些信息给了他们信心: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可以运用到人的身上去了。
正式的、成系统的胸部按压的发现者:“霍普金斯三杰”
第一个利用这项技术救活了人的正是裘德,时间是年7月。他描述道,“这是一位相当肥胖的女性……由于麻醉意外,她出现了心脏骤停。她没有了血压,没有了脉搏,通常我们会给她实施开胸。可是,我们当时不是在手术室,我们给她实施了体外心脏按摩。她的血压和脉搏马上就回来了。我们不必打开她的胸腔。他们继续给她做手术,后来,她完全康复了。”
年,这三位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报告中披露了20例院内心脏骤停的案例,其中有14人(70%)存活了下来并出院。许多患者的心脏骤停都是由于麻醉,有3例患者有心室纤颤(ventricularfibrillation)的记录。胸部按压的时间从1分钟到65分钟不等。这篇文章非常直截了当:胸部按压赢得了除颤器到达现场的时间。正如作者在文章中写的,“任何人,任何地方,现在都可以开始心脏复苏程序,你所需要的只是两只手”。然而,年的这篇文章并没有受到更多的 我们今天的正式将胸外按压与口对口吹气结合起来使用的方法是在年9月16日提出的,当时,一年一度的马里兰医学学会大会在大洋城举行,萨法尔、裘德和考恩霍文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主持人在开场白中说:“我们今天的目标是把这个新的想法带给你们。”它太新了,还没有名字。主持人说,这两种技术“不能再作为单独的单元来看了,而应该把它看做是一个完整的复苏方法的一部分”。他在讲话中强调了吹气和循环法结合使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令人信服的数据,即单纯胸部按压并不能提供有效的通气,口对口呼吸必须是整个方法的一部分。
盖?尼克博克(GuyKnickerbocker。右)
为推进心肺复苏术,裘德、尼克博克与萨法尔开始在世界作巡回演讲。年,戈登和戴维?亚当斯一起制作了一部叫做《生命的脉搏》的27分钟的训练片,在这部电影中,他们为CPR的设计了一个容易被记住的步骤,即A、B、C,分别表示为:气道(A,airway)、呼吸(B,breathing)、循环(C、circulation)。不过,现在这个步骤已被修改为C、A、B,即把重点放在首先实施按压上,原因是体内的氧储备暂时还足以维持血液的氧化。
5美国心脏协会与CPR
关键人物
伦纳德?司彻里斯
年,心脏病专家伦纳德?司彻里斯(LeonardScherlis)发起成立了美国心脏协会CPR委员会,同年,美国心脏病协会正式认可CPR。年5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科研委员会召开了一次心肺复苏专题会议。这次会议是美国国家红十字会和其他机构要求建立CPR培训和执行标准的直接结果,超过30个国家的组织均派代表出席了会议。《美国医学会杂志》亦对该次会议的建议作了报道。
年,美国心脏病协会正式认可CPR
除颤
1
除颤器的发明:心内除颤
关键人物
克劳德?贝克
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知道,电击,哪怕是轻微的电击,都能导致狗的心脏发生心室纤颤,而更有力的电击可以逆转纤颤。早期的这项研究由电力行业投资进行,以 年,贝克在约翰?医院做实习医生的时候,第一次目睹了一次心脏骤停情形。在这个泌尿系统的手术过程中,麻醉师宣布,病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令贝克吃惊的是,外科医师脱下手套,走到房间角落的电话旁,给消防部门打电话。消防队员在15分钟后冲进手术室,在病人脸上安装了氧气呼吸器,贝克感到完全迷惑不解。病人死了,但这件事给贝克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贝克决定自己进行研究,他要把心脏骤停的处置权从消防部门和外科医生那里剥除出来。
贝克意识到,常常发生在心脏的心室颤动是一种基本的声波,他给这个杜撰了一句话:“Heartstoogoodtodie.”年,贝克第一次为一位14岁的男孩成功地完成了复苏,方法是开胸按摩和胸内心脏电除颤的联合使用。当时,男孩正在做一个严重的先天性漏斗胸手术。他在其他方面都是正常的,但在对他的胸部的大切口进行闭合时,脉搏突然停止,血压降至零。男孩心脏骤停了。贝克博士立即重新打开他的胸,开始人工心脏按摩。当他看到并感受到心脏时,他意识到存在着心室颤动。按摩持续了35分钟,心电图证实了心室颤动的存在。又过了10分钟,除颤器才被送到手术室。第一次电击时,电极桨直接放置在心脏两侧,没有成功。贝克使用了普鲁卡因胺(一种稳定心脏节律的药物),然后给了第二次电击,颤动消失了。几秒钟内,心脏就出现了微弱的、正常的、快速的收缩,血压从零升到50毫米汞柱。贝克注意到男孩的心跳保持在正常状态,血压慢慢开始上升。成功除颤后20分钟,贝克闭合了男孩的胸部。三小时后,血压上升到正常水平,孩子醒了,能够回答问题。男孩在充分恢复后,神经没有受到损伤。
贝克是心内除颤的开创者。换句话说,这种做法,胸腔必须打开,除颤器直接放置在心脏上。这是突破性的工作,但很快,他的这项发明就在另一种装置面前失色了,这就是可以在胸外进行除颤的设备。
2
体外除颤
关键人物
保罗?卓尔
了解了贝克的成就,对于保罗?莫里斯?卓尔(PaulMauriceZoll,.7.15-.1.5)来说,发展出一个体外除颤器几乎就是一个自然的延伸。年,卓尔用他的体外除颤器成功地为一位67岁的患者消除了心室纤颤,挽救了他的生命,一个月后他出院回家。在四个月的时间里,卓尔为四位不同的患者成功地实施了11次心脏除颤。他的除颤器的能量范围在到焦耳之间。卓尔的成果公布在了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保罗?卓尔:体外除颤仪的开创者
3
便携:从交流电到直流电
关键人物
伯纳德?劳恩
卓尔设计的除颤器,以及更早由考恩霍文和贝克的发明版本,都用的交流电,必须接通墙壁插座的电源。在实用性方面,使用交流电要比使用直流电差很多。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企望直流电池和电容器技术都强大到足以支持工作,而且还要轻便以利携带,是不现实的。所以,那个时期的心脏骤停除颤设备都又大又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一个变压器,其线路电压从伏到伏至0伏。唯一的特征是,它们可以安装在轮子上,医院的一个地方推到另一个地方。如果除颤器不能解决便携问题,那么要靠它来挽救更多的生命,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伯纳德?劳恩:除颤器便携问题的解决者
便携问题的解决者是伯纳德?劳恩(BernardLown)。劳恩设计的除颤器用直流电替代了交流电。年和年,在狗的身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动物实验,以及年代初期对人体的临床应用,都证实直流电击(DCshocks)对心脏的冲击非常有效。而且,显然地,当电流通过人体胸壁时,直流电实际上比交流电更安全。有了直流电,使用电池供电就成为了现实,几秒钟就可以给一个电容器充电。电容器里储存着能量,它对着胸壁释放一个巨大的震动。新的小型电容器的运用大大降低了这种装置的尺寸和重量。——除颤器,现在可以去找病人了。
4
首次院外除颤与移动病房
关键人物
FrankPantridge
年,(美国)国家公路安全交通法案授权运输部设立国家级的院前人员急救课程,开始对急救医疗技术人员(EMT)进行培训。美国各地的EMT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提升救护车服务的一般操作水平。他们要完成80个小时的培训课程(包括CPR)并取得证书,确保对机动车事故和其他紧急情况的受害者提供适当的护理。至此,他们就可以医院的途中,提供人工通气和胸外按摩。(译者注:当时的用语还不像现在这么规范,还没有强调按压—— 然而,无论是在训练中,还是在实际情况下的被授权,EMT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护理是有明确限制的。他们不能提供除颤、静脉用药,或进一步的气道处置,如插管。EMT救活过的心脏骤停患者很少(如果有的话),因为,大部分此类患者发病的时候都是在家里。急救人员(EMT)到达,再把病人运送到最近的急救机构,这对于一个成功的复苏行为来说,时间真的是太长了。如果等待除颤的时间太久,或者更高级的程序迟迟未能启动,即便是再完美的心肺复苏术,也不能挽救生命。
,爱尔兰的一名大夫FrankPantridge(-4)把注意力转到了心脏病发作(heartattack)和心脏猝死(suddencardiacdeath)这个棘手的问题上来。他对这个问题的敏感性产生于两个来源。首先,贝尔法医院急诊部的工作人员经常对“到院死亡”(deadonarrival,DOA)的病人人数进行评论。其次,Pantridge最近在医学杂志上读到一项研究,指出,中年人或青年人患急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时,有超过60%的人死于症状发作的一小时内。因此,医院外解决,而不是在急诊室或冠心病监护病房里解决。他写道:“大多数冠状动脉疾病医院以外,而对他们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我已经非常清楚,医院内的冠心病监护病房对死亡率的影响很小。”他要求把这项工作做到社区里去。
FrankPantridge铜像
Pantridge的解决方案是开发世界上第一个移动冠心病监护病房(mobilecoronary-careunit,MCCU)。他给它配备了一名救护车司机,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他的这项创举遭遇过无数的障碍,但他义无反顾,下决心要成功,甚至不惜公开蔑视一些政客和任何反对他的权威人物。甚至他的心脏科室的同事都他的这件事持怀疑态度,“我的一些同僚们都完全无动于衷,毫不合作,”Pantridge说。“它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如果不是非法的话),医院里的初级人员、医生、护士,都这么看我。”然而,年1月1日,Pantridge开启了他的新计划和服务。
约翰?格迪斯(JohnGeddes)是贝尔法医院心脏科的一位住院医师,为Pantridge工作。作为这个团队的初级成员,他与其他医师一起,开着一辆新命名为救护车的汽车,当有人需要帮助时,他们就会提供服务。
为什么这一具有突破性的心脏病护理会在贝尔法斯特发展呢?其他地方会吗?格迪斯认为他知道答案:
“我想说两个原因。一个是Pantridge本人,他个性鲜明,很有说服力。他能说服人们做事,而且……事实上,还会让他们喜欢上他们做的事情,因为他们成功了。这个系统后面隐藏着他的巨大的热情。另外,医院的布局是扁平的,进出都很容易,可以快速地去救人。以前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后来我医院,发现他们的电梯很慢,而且你也不能搬医院里走动。”
FrankPantridge(左二)在自己的画像前
年8月5日,这个研究小组在的《柳叶刀》杂志上报道了他们计划的初步结果,他们花了15个月的时间,对名患者进行了研究。有一半患有心肌梗死(MI)的人没有在运送期间死亡,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是10名心脏骤停的患者。所有有心室颤动的患者中,有6人发生在移动监护病房(MCCU)到来之后,4人发生在救护车到来之前不久;所有这10例患者都得医院,有5人在其后活了下来并出院。这篇文章具有历史重要性,因为它帮助激发了世界各地的院前心脏急救护理计划。
贝尔法斯特系统建立了起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得到救治。这些被救活的患者,就是那些救护车已经到达现场或在路上时发生了心脏颤动的患者。
5
自动除颤器
关键人物
阿彻?迪亚克
自动除颤器(automateddefibrillator)的最初设想是由阿彻?迪亚克博士(ArchDiack,.12.1-.8.23)提出来的,他是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一名外科医生。这个设备的原型是在一个地下室组装出来的,它有一个独特的除颤路径——叫做“舌胸”;有一个呼吸探测器作为保障,以防止给还有呼吸的人实施电击。计算心率的是一个电极,比起今天的历经改进的心室纤颤(VF)探测器,那要粗糙的多。生产模型重达35磅,附有文章说明。这是一个超前的设想,大多数人都好奇地看着它。然而,到了年代的后期,其他制造商进入了这一领域,就出现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s,AED)。目前的AED使用的是附着在胸部的电极垫,它内置了引导程序(一系列的语音提示)指导使用者来操作。电极垫贴上后,将自动检测心脏节律的类型,如果出现了心室纤颤(ventricularfibrillation,VF),AED会指示操作员按下按钮(通常是闪着红灯的),向患者给出电击。AED的使用有一个自然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轨迹:从EMT使用AED作为除颤设备,到第一响应人的使用(通常是警察或保安人员),到下一个广泛的公众使用设备(安置在公共场所如机场、学校、运动场合等供不时之需),最后到家用AED,包括你可以在非处方药柜台买到的AED。
?阿彻?迪亚克博士
自动除颤器的发明使这种设备更便捷、准确、安全,从而也走完了AED的全部过程,接下来就是完善了。
急救医疗服务的发展
1
“移动监护病房”在全球蔓延
关键人物
威廉姆·格莱斯
在全球拥有广泛读者的《柳叶刀》杂志可以帮助你解释为什么Pantridge的设想会如此迅速地蔓延到其他国家。两年内,类似MCCU的医疗机构项目在澳大利亚和欧洲开始了。美国的第一个此类项目是年由威廉姆·格莱斯(WilliamGrace)在纽约格林医院开始的。这是贝尔法斯特计划的一个克隆项目,配备有专门的救护车,在紧急心脏医疗情况下,直接在现场为病人提供先进的复苏护理。紧急情况下,胸痛患者可以向打电话,接线员医院,然后会有一辆救护车到达现场。格莱斯详细介绍了其中的情况:
“除了司机和他的助手之外,医务人员还包括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急诊室护士、心电图技师以及观摩的护士生。这个小医院的各个点召集到急诊室的,四分钟半钟必须到,然后带上他们的设备上救护车。如果有人没有到达,我们不会等他。”
在圣文森项目的一个科学报告中,格莱斯描述了起初名病人的抢救经过。只有两次发生了医生在四分半钟的截止时间前没有及时到达的情况,救护车没有等他。救护车到达现场通常需要14分钟,加上四分半钟的响应时间。有一次由于交通拥挤,花了25分钟。第一组MCCU看到的患者中有三例被做了心室纤颤治疗。这三个人中有一人幸存了下来。
早期的急救行动
格莱斯说到的这个概念来自于海外,但现在却在自己的社会里用上了。医生们带着除颤器,穿过城市,赶到一个心脏停止了跳动的人身边,他没有了呼吸、没有了意识……这个,拿年标准来说,是相当不寻常的。然而,这项计划看上去还是有局限性,它在有些社区可能有效,但在全国范围内还并不适用。院前急救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2
两种急救体系的平行发展
关键人物
尤金?内格尔
在美国,有两种急救系统几乎同时但又独立地在多个社群里发展起来,第一种,是配备医生的移动重症监护病房,第二种,是急救护理人员系统。导致这两条道路的两个社群分别是迈阿密和西雅图,不过,其他地区还包括波特兰、俄勒冈、洛杉矶、哥伦布、俄亥俄,它们进化的方向或者是贝尔法斯特计划,或者是纽约计划。不光是救护人员替代了医生,而且从计划制定伊始,他们就着手建立了处置心脏骤停问题的方案。Pantridg的计划主要是为了能够快速抵达心肌梗死受害者的身边,防止其早期死亡率的增加。这种情形下,心脏骤停患者被成功处置的前提有两个,一是此时的心脏骤停是由心肌梗死并发的,二是救护车已经抵达现场或已经在路上。而新的急救护理计划比Pantridg的计划要灵活得多,它不是专门仅仅为心肌梗死早期处置而设计的,而是还尝试着对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的心脏骤停事故进行处置。死亡本身的逆转将成为该项计划的一个主要目的和目标。
年,尤金?内格尔(EugeneNagel,-)注意到了Pantridge的工作。他认为,配备医生的院前急救模式不适用于美国的一般地区,尤其是迈阿密。让医生们在消防站等待急救呼叫,这个太贵了;医院里接电话,到达现场的时间又太长。内格尔和他的同事杰姆斯?赫希曼(JamesHirschman)坐上救护车,自己开车,当然,还得带上除颤器和药物,但是,他们无法保证他们永远都在轮班状态。内格尔确信,是时候改变这个模式了,即由院前医生急救模式,改为院前急救护理模式。
内格尔逐渐转移着他的注意方向。他认为他不可能一开始就相信医护人员独自工作的想法,即使他们有权执行医生签署的医疗程序。所以,他的第一医院之间建立无线信号连接和遥测,他还有一个促进遥测的议程。他获得了一项法律通过,阻止消防员对需要除颤的患者使用药物。内格尔认为,如果消防部门可以通过遥测把医院,然后,受过特殊训练的消防员才可以在有医生授权的前提下处置需要使用的药物,并在医疗急救部门赶到之前启动急救程序。他相信现场的急救护理人员是医生的法律延伸。他后来回忆说,“我们认为,遥测是我们把治疗延伸到院外的关键所在,而迄今为止,这方面的立法还处于月亮的阴面(盲区)。遥测,似乎就是院前治疗的“芝麻开门”。
内格尔希望能得到医学界的支持,但是相反,他遇到的只有挫折。谈起这一对立,内格尔说,“医生们的意见如此一致,这是罕见的——非常罕见。我们在街上看见一起事故,当我们正要发送心电图的时候,现场的医生会告诉消防员不要再胡闹,那样会害了受害者。”
尤金?内格尔(中)在一个颁奖仪式上
内格尔还记得在迈阿密的第一次院前急救护理的情形。患者倒下的事故发生在迈阿密城市中心的边缘,靠近一号消防站。他回忆道:
“有一个叫丹?琼斯的家伙,60岁左右吧,是个酒鬼,住在小镇的破败的地方的一个睡袋里。琼斯被救的故事众人皆知。年6月,他们接到了一个电话,打电话的是个男人,就是琼斯。他们赶到,把电击桨放到他身上——他正在室颤——然后开始给他做心肺复苏,他恢复了窦性心律,被送进救急室,三天后,他出来了,又可以满地走动。为了表示感激,大约一周后,他来到一号消防站——这事儿他以前从未做过——他说他想跟救了他命的人谈谈。他们告诉我,那一天之前,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一个衬衫如此干净、神智如此清醒的丹?琼斯。之后,他还会不定期地来到消防站,说只是来打个招呼,而且他似乎已经神智清醒了。那些天里,我总是说,这或许还是一个治愈酗酒的新方法呢。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的急救行为。”
3
专家的谨慎VS民众的热情
关键人物
洛伊丝·霍维茨
医学界发现了有效的急救手段,并不代表现代社会就会立即采用这样的救命举措;在萨法尔的实验中证实了非专业人员使用该技术的可行性,但医学界尚需要更多的说服。
如果说,普通人对口对口人工呼吸可能有更大的心理障碍的话,那么医生,出于专业的考量则更会担心胸外按压的副作用。按压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气,有一系列的并发症,在医学界接受CPR之后,很快就有病理医生针对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结果进行分析,并指出,不适当的按压会造成肋骨骨折、肝破裂、气胸、骨髓栓塞、心包积血、血管破裂等等。这些“吓人”的并发症,让医生们在是否将CPR技术传授给公众这个问题上长期迟疑不决。
反倒是民众的期望和热情瞬间就被点燃了起来。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的勇敢和执着,极大地推进了这项事业的发展。
这里面最有趣与最著名的故事和人物发生在俄亥俄州一位普通家庭主妇身上,她叫做洛伊丝·霍维茨(LoisHorvitz)。
霍维茨正是在听从了克劳德·贝克关于CPR的宣讲之后,成为了他的忠实粉丝,并很快成为一名志愿者,开始到处传授救生技术。年,她带着她14岁的儿子米迦勒,参加了“道格拉斯秀”并在上面演示心肺复苏。更狠的是,她还发起成立了一家公司,叫做美国救援者公司(ResuscitatorsofAmerica,Inc.),展开业务,在不多的时间里,培训了多人次非专业人士。这个机构一直受到医学界的抵制,终于在年解散。
约5年时的洛伊丝·霍维茨(中)
民众不依不饶。心肺复苏的先驱者们在推广他们的技术时,也积极寻医院与专业机构采用这些技术,比如考文霍恩常常提醒那些对他的心复苏技术感兴趣医院订购有关培训材料,培养医生与急救人员。急救福音在世界各地迅速地传播,不少人在阅读了操作手册、报刊杂志上的介绍,或者听了收音机中的广播之后就赤手上阵了。一位加拿大的红十字会官员报怨说,一些劳工机构自发地教导普通公众相关技术,形势难以控制。
4
西雅图:大众急救培训计划
关键人物
伦纳德?科布
Pantridge的文章也激励了西雅图的伦纳德?科布(LeonardCobb)。科布得知西雅图消防部门已经参与到急救行为中去了,于是找到消防队的队长戈登?维克里(GordonVickery,-),向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救治心脏骤停的培训计划。消防部门已经拥有美国第一个计算机化的急救记录系统。科布意识到,这个系统能对Pantridge的建议的效力提供科学的文档,于是建议维克里共享他们的知识和资源。科布和他的同事们为消防员志愿者提供了包括心脏骤停在内的心脏突发事件的指导和培训。年3月,这个计划开始运作。移动急救病房医院急救部的外面。正如科布自己指出的,它并不是真正的创新;相反,它是一个对医疗紧急情况进行分级反应的概念。我们的理念是:“会有人迅速出动“——通过消防部门的已经存在的移动急救单元——“然后第二步,才是冠心病重症监护移动病房的反应。”这样做的巧妙之处在于,利用消防人员的高效的分级响应系统,可以使救援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平均三分钟)并开始CPR,几分钟后,急救护理人员赶到,提供更确定的护理,比如除颤。这样,(患者的)大脑就可以存活下来,直到电击把心脏转变成正常的节奏;情况稳定后,急救护理医院。
伦纳德?科布博士在洛杉矶县消防博物馆
西雅图急救护理计划比之前的医生模式更进了一步,并促进了分级响应系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使公民成为紧急系统之一部分的计划。科布从这个计划收集到的数据得知,越早开始CPR,(患者)存活的机会就越大。他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尽早对旁观者进行CPR训练。于是,年,科布在维克利的支持下,启动了一个名为“Medic2”的项目,目标是在西雅图对超过10万人进行CPR培训。说到这个念想,科布回忆道:
有一天,维克利说,“你瞧,迅速得到CPR是如此重要,可是,如果只有消防队员会做而其他人都不会,那将是复杂的,做不到的;消防队员不是上帝派来做CPR的,你还可以训练公众。”科布说,“这主意听上去真不错啊。”
科布决定使用一个简短的训练课程。“我们不会按照传统的方式去做,那得花费20小时。——这么长的时间,有多少人愿意参与呢?——好吧,也许就用三个小时,这个办法真的很好。”科布小心翼翼地没有具体说明训练10万人得要多长时间。他不知道。事实上,只花了几年时间。在该计划实施20周年之际,西雅图及周边郊区已经有超过50万人接受了CPR培训。
大众化的CPR训练(童子军)
有些人对大批量公民的CPR培训持怀疑态度;事实上,许多人认为,让(心肺复苏)这样一个程序放在外行人的手中,潜在的伤害太大了。怀疑的声音也得到了国家医疗机构的支持,一些危言耸听的说法甚至来自那些被救的幸运者。科布回忆起这个计划开始不久后的一次复苏急救。“年3月,有几个孩子在杰克逊公园打高尔夫球,在离俱乐部的1/4英里的地方有人患病了。”这个人不省人事,没有了呼吸,后来证实他发生了心室颤动。“可是,这些孩子们已经在当地的高中学校学过了CPR,有两、三个孩子开始做CPR,另一个孩子跑去给消防部门打电话。很快,救护车和医生们都赶到了。”科布说,“他活了下来;他今天还活着(年)。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故事,我不介意《读者文摘》把它写进去”。
5
彼得·萨法尔推动EMS
关键人物
彼得?萨法尔
与此同时,已经将一生的理想定位在“挽救那些不该过早停止的心跳和呼吸”(savetheheartsandbrainsofthosetooyoungtodie.)的彼得?萨法尔也参与到了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上来,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时,美国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心脏骤停,其中95%医院前已经死亡。一位消防队长告诉他,患者从发病现场,由四轮运货马车,或者灵车,医院,路途之上,没有复苏治疗。医院急诊室坐等患者到来。客观现实触动了萨法尔的仁者之心。到宾夕法尼亚大学任职后,他以不寻常的毅力,把CPR从医院内推向公共场所(街道、会场、宴会厅、公园、工厂以及自然灾害等地区)。他制订培训课程,训练一批又一批的消防员、警察,尤其是众多的路上行人。
彼得?萨法尔在CPR及EMS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已经载入史册
年,萨法尔创立了自由之家企业救护服务(theFreedomHouseEnterpriseAmbulanceService),是全美最早的院前(注:医院前)紧急医疗服务之一,并制定了急诊医学技术员(EMT)教学和培训标准以及重症特护救护车设计和装备标准。在此基础上,萨法尔首先创造一个全社会范围内的紧急医疗服务准则,即EMS(emergencymedicalservices)。
萨法尔一生都没有把CPR的“发明”归功到自己的名下。在他看来,他只是揭示了有效的流程,而在此之前,人类已经发现了它。他还与挪威玩具制造商AsmundLaerdal合作,开发出了“复苏安妮”作为CPR的训练模拟人。Laerdal(挪度)现在是一家医疗设备制造商。
CPR/EMS的最新进展
到了20世纪70年代早期,CPR,除颤,以及提供快速的院前急救,这些手段都在出现。对猝死受害者的急救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并被证明是成功的。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大多数地方没有这种体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是执行的可能性,而主要是由于缺乏理念的扩散和传播。
当然,复苏的故事并没有在70年代初停止,主流的进展还在持续。
年,华盛顿州的金县首先开始了一项培训紧急医疗救护员(EmergencyMedicalTechnician,EMT)操作除颤器的计划,之后,类似的计划就遍及美国。这个训练需要10个小时,而在第一个示范项目中,心室颤动受害者的存活率就从7%提高到了26%。年,第一个消防人员EMT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项目也开始在金县展开。EMT使用AED的简化培训使这个计划得以快速在整个社区里实施。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培训不需要手动除颤器的使用培训那么长的时间,因为EMT不需要理解心律。
年,金县又启动了一个项目:在电话中提供CPR操作指导。即当消防方面的EMT人员正在赶往现场的途中,急救调度员会立即给出指导。这个示范项目使旁观者实施CPR行为的比率上升了50%。调度员协助指导CPR现在是很多国家的调度中心的标配,包括美国、以色列、大不列颠、瑞典和挪威等等。
年,美国心脏协会第一次提出了急救生存链的概念。当时,这个链条上有四个环来作为成功复苏的要素,即早期识别和呼救、早期心肺复苏、快速除颤、早期生命支持(指的是医务人员到达现场以后,采取输液用药的早期生命支持的环节)。年,美国心脏协会又向全球的专业急救人员及初级急救人员,提出了新的急救生存链的概念,在原有的四个链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第五个链环,即心肺复苏之后的综合护理。
心肺复苏术还在继续发展和改进。我们今天还看到了徒手心肺复苏的概念(Hands-OnlyCPR,8年由美国心脏协会推出);年,正值CPR50周年纪念之时,在国际ECC/CPR科学共识推荐会上,美国心脏协会推出了版心肺复苏指南。年10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配合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ILCOR)发布了最新的心肺复苏和心脏急救护理指南。
对心脏骤停和其他心脏问题的紧急救治指南是根据所有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复苏专家的共同智慧而制定的。这些委员会每五年公布一次调查结果并提出建议。
编译:第一响应急救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生命是一条河流。每个人都希望它绵长,宽阔,清澈,美丽。
只要河水还在流淌,这个理想就不会破灭。
但是,如果干涸,如果断流……
所以,生命之外,其他都是小事。
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给生命之河一个绵延流长的支持!
第一响应急救
更多内容,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