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南昌bull年小

时间:2021-8-2 12:16:50 来源:唇裂

编者按

医院主办的年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新进展国家继教学习班今天在南昌正式开幕啦,请看小编现场发来的火热报道。

本次大会主席、医院副院长杨玉教授致欢迎词,在骄阳似火的季节,欢迎全国各地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领域的专家同仁齐聚一堂,相聚在英雄城——南昌,共享为期3天的学术盛宴。

医院陶强院长致欢迎词。值此初夏时节,代表全院职工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专家同道,对医院及内分泌遗传代谢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并预祝本次学习班圆满成功。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组长、浙江大医院常务副院长傅君芬教授致词,代表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对本次学习班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处洪珺处长致欢迎词,在这六月似火的季节,欢迎全国各地的专家同仁来到洪都南昌,对各位专家教授对江西省儿科事业发展的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是各位专家老师的精彩演讲

傅君芬教授

浙江大医院

DSD-MDT模式附病例讨论

傅教授分享了2例46,XXDSDSRY-的临床病例,对疾病的表现、辅助检查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终确诊为芳香化酶缺乏症、NR5A1基因杂合突变[46,XXDSD(卵睾/睾丸)]。孕有严重芳香化酶缺乏症胎儿的母亲因雄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导致怀孕3个月后开始出现男性化表现,并逐渐加重,在分娩时达高峰,若芳香化酶活性在1%以上可保护母亲不发生严重的男性化。芳香化酶缺乏症患儿可有生殖系统和青春期发育异常(出生时女性假两性畸形、外生殖器男性化等)、骨骼系统异常(骨龄落后、骨骺闭合延迟、骨质疏松等)及代谢异常(雄激素过高、雌激素过少等)。NR5A1基因位于9q33,编码类固醇生成因子-1,是肾上腺和性腺发育及功能的重要调控因子,常见于46,XYDSD,表现为男性化不全、严重睾丸发育不良,可合并肾上腺功能不全,46,XXDSD(卵睾/睾丸)较少。

傅教授结合以上两个病例,对DSD的诊治要点与难点、以及浙江大医院的一站式MDT诊疗模式的学科组成、DSD评估流程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左右滑动可切换

巩纯秀教授

首都医科医院

Kabuki综合征诊断国际共识介绍

Kabuki综合征可有多发畸形及智力低下表现,分为1型(KMT2D)和2型(KDM6A),患病率约为1/3万,KMT2D(MLL2)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6~75%),KDM6A为X连锁显性遗传功能缺失突变(5~8%)。Kabuki综合征是临床可识别的疾病,目前国内病例报道例数尚不多。

Kabuki综合征的典型面部特征有:眼裂狭长伴下眼睑外三分之一外翻,眉毛宽阔呈弓形,鼻中隔短伴鼻尖扁平,大的、突出的杯型耳。此外还有生长缺陷(矮身材)、免疫缺陷、泌尿系统畸形(20~25%)、男性尿道下裂、手指脂肪垫、低血糖等表现,口腔-牙齿表型有腭裂、高腭弓,牙列拥挤、小牙弓,缺齿、额外牙等表现;心脏表型可有左心缺陷(主动脉缩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表现;神经系统表型可有传导性和/或感觉神经性听力损伤、内耳畸形、空间视觉障碍等表现。

巩教授结合数个临床病例以及诊断国际共识对Kabuki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可能Kabuki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等进行了系统详细的介绍。

左右滑动可切换

沈亦平教授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

儿童矮小症临床及遗传异质性

矮小按症状发生时间点的不同可分为宫内生长迟缓(IUGR)、产前/产后生长迟缓(RSS、3M综合征等)及出生后矮小;按是否存在病理学变化可分为病理性、非病理性(正常变异)、ISS等。导致IUGR的原因有胎儿基因异常、胎儿感染、多胎妊娠、胎盘特异性嵌合体等。ISS为排他性诊断,包括家族性矮小(FSS)和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CDGP)。目前对ISS的基因分析表明ISS可有多基因变异、单基因变异(如SHOX)等多种遗传病因。值得注意的是,FSS的诊断并不排除潜在的单基因或多基因变异,因其家庭成员可能携带导致身材矮小的遗传变异。男性CDGP典型生长曲线特点为:婴儿期中期到儿童晚期生长速度缓慢,青春期生长突增延迟,生长速度可能略减少;但因青春期前生长持续时间更长,最终成年身高可在正常范围内。对骨龄延迟进行校正后,其预测身高(目标身高)也在正常范围内。沈教授结合我国儿童矮小症遗传病因合作研究的部分研究结果,对我国矮小儿童的遗传异质性及全外显子测序的诊断率进行了介绍。

左右滑动可切换

梁雁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谈遗传代谢病的精准诊断

遗传病可分为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线粒体病、基因组印记等类型。目前遗传学分析技术日新月异,但不同分析技术优劣不同,在临床应用时会有一些局限性,如染色体核型分析只能检出10Mb以上的异常,高分辨(条带水平)的分带技术也只能检出4~5Mb大小的异常;FISH一次只能检测1到数个异常片段,不能检测杂合子缺失/单亲二倍型,无法对整个基因组进行筛查;基因芯片不能检测点突变,不能检测基因组平衡重组,所检测的染色体畸变不能完全解释临床症状等。梁教授分享了数例临床病例,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在遗传分析技术选择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讲解。

总而言之,遗传学分析技术多样且发展迅速,但遗传病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多样,基因检测应该只作为一种临床实验室检测,不能完全取代生化检查及临床思维,临床与实验室检查应相辅相成。

左右滑动可切换

马华梅教授

医院

肾上腺功能早现

肾上腺功能早现(PA)指肾上腺雄激素提前分泌,通常导致女孩<8岁、男孩<9岁时出现阴毛或腋毛,且无伴性腺活动的其他第二性征,男女发生比例为1:9,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等特定人群发生率高。PA病因尚不确切,多通过以下两个层面导致PA:促进网状带的成熟,增加肾上腺雄激素前体(AAP)的产生;促进外周AAPs向T和DHT的转化,和/或激活AR。需与ACTH相关的肾上腺雄激素分泌过多、自律性内源性雄激素过多或外源性雄激素过多、中枢性性早熟等疾病相鉴别。其临床特征为:雄激素多,可有成人体味,油性头发/皮肤、痤疮、粉刺,阴毛(腋毛)等;线性生长高于同龄儿,青春期生长低于平均;骨龄一般稍提前;青春期发动、初潮早(正常范围内);卵巢性高雄激素血症等。PA一般呈良性过程,无需处理。骨龄超前显著的患者,其成年身高可有负影响。PA和出生体重与卵巢源性高雄激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此外,马教授还结合临床病例及最新文献报道对PA的诊断、临床管理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左右滑动可切换

马华梅教授

医院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

年美国FDA批准rhGH用于ISS的促生长治疗。ISS指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平均身高-2SD,但排除了全身性、内分泌、营养性疾病或染色体异常等可能导致矮小的疾病,是一个排除性诊断,包括体质性生长和青春期延迟、家族性身材矮小,占矮小患者的60~80%。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一部分ISS可明确病因。马教授结合本院资料及最新文献报道对rhGH治疗ISS、芳香化酶抑制剂(AI)单用或联合rhGH治疗青春期ISS、GnRHa单用或联合rhGH治疗青春期ISS的疗效、影响疗效的因素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总体而言,rhGH治疗ISS可有效改善身高,疗效存在个体差异,必须个性化治疗;青春期ISS患儿接受AI或GnRHa单用治疗疗效结果不一致,但AI联合rhGH或GnRHa联合rhGH疗效明确,可显著改善成年身高。

左右滑动可切换

杨玉教授

医院

Treacher-Collins综合征

Treacher-Collins综合征(TCS,OMIM)又称为下颌骨颜面发育不全综合征,发病率约为1/5万,40%有家族史,其他为新发病变。致病基因中70~93%为TCOF1基因突变,11~23%为POLR1C或POLR1D基因突变,仍有部分患者未得到基因确诊。TCOF1和POLR1D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POLR1C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TCS患者临床症状差异较大,尚未发现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明确相关性。主要临床特征有:颧骨发育不全(89%)导致眼裂向外倾斜,下眼睑缺损(69%)伴睫毛缺失(53%),外耳发育不全及小耳症(78%),小下颌和颌后缩(78%)。次要临床特征有:唇裂,伴或不伴腭裂(28%);头发移至耳廓前(26);外耳闭锁,外耳道狭窄(35%)等。其他特征有视力问题、牙齿畸形、传导性耳聋等,智力多正常,但也有伴5q32缺失导致TCS伴智力低下的报道。诊断首选TCOF1基因突变筛查,若阴性,可考虑POLR1C或POLR1D基因筛查,合并智力异常,需考虑合并其他基因异常,产前B超对胎儿期诊断和评估有重要价值。此外还需与Nager综合征及Miller综合征相鉴别。

TCS治疗需多学科共同参与,对症治疗,进行骨骼支架重建和软组织修复的综合性治疗。婴儿期可行下颌骨延长,矫正口腔气道狭窄,改善呼吸,避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左右滑动可切换

张晓玲教授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PCOS诊治共识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病率约为5%~10%,我国育龄妇女中约为5.6%,是引起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易发生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睡眠窒息、非酒精性脂肪肝、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临床可有月经稀发、闭经或功能失调性子宫性出血、不孕、多毛、高雄激素血症等表现。张教授结合最新的年PCOS循证指南对PCO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心理健康、生活方式、非生育需求治疗、不孕症的治疗等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讲解。

PCOS的治疗目标为调整月经周期、促进生育,保护子宫内膜预防内膜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代谢异常、预防围生期并发症和胎源性疾病。无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治疗以生活方式调整、降雄及周期性调经、治疗胰岛素抵抗等为主,有生育要求的PCOS患者治疗可采用基础治疗、促排卵及助孕治疗。

左右滑动可切换

谢理玲教授

医院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诊治思考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以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是糖尿病患儿血循环中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抵抗,反调节激素增加,导致代谢紊乱进展,病情不断加重的结果,是儿童糖尿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可有脱水,深大或叹气样呼吸,恶心、呕吐、腹痛,可类似急腹症,进行性意识障碍或丧失等。按静脉血气、酸中毒程度可分为轻度(pH<7.3,或HCO3-<15mmoL/L)、中度(pH<7.2,或HCO3-<10mmoL/L)、重度(pH<7.1,或HCO3-<5mmoL/L)。

治疗目标为纠正脱水酸中毒,维持血糖接近正常,避免相关的并发症,注意识别和处理突发事件,中心内容为补液和小剂量胰岛素应用等降低血糖、纠正酮症酸中毒的相关处理。谢教授结合临床病例对临床实践中如何避免DKA漏诊误诊等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左右滑动可切换

王伟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

γ-氨基丁酸(GABA)

——促GH分泌机制及应用探讨

GABA是一种天然非蛋白质功能氨基酸,广泛表达于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基底神经节、小脑,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神经递质,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网络的重要调控因子,生物学功能复杂。GABA主要通过GABAA受体介导其促生长效应。动物实验显示GABA可明显增加GH水平,但不同剂量组间无相应倍数关系。GABA促进GH分泌的机制与GHRH、SOM平衡、外周其它生物肽(ghrelin)、其它下丘脑活性肽、神经内分泌网络递质等相关。王教授结合文献报道对GABA、GABA联合运动、进食富含GABA食物对GH水平的影响进行了详细介绍。

左右滑动可切换

杨利教授

医院

从病例谈MAS综合征的诊治

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是一种以皮肤咖啡色斑、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和内分泌异常(甲状腺、肾上腺、性腺、垂体)为特征的散发性疾病。男女均可患该病,但女孩常见。最常见的内分泌异常是非Gn依赖性性早熟(GIPP),此外还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生长激素分泌过多、Cushing综合征、低磷血症等表现。治疗尚无有效根治方法,以对症支持治疗、改善症状为主。不同患者临床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变异较大,故治疗应个体化,且定期随访病情变化非常重要。

杨教授结合临床病例对MAS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辅助检查、治疗等进行了系统的讲解。MAS病情复杂,涉及妇产科、儿科、骨科、内分泌科等多个专业,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预后至关重要。

左右滑动可切换

朱理医师

医院

双基因表达的Kallmann综合征一例

Kallmann综合征又称性幼稚嗅觉丧失综合征,是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功能减退症(IHH)临床最多见的类型,常表现为先天性不可逆的促性腺激素缺乏和嗅觉缺失。女孩发病率为1/5万,男性发病为女性的5~6倍。

发病机制可能为起源于嗅基板的GnRH神经元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迁徙、定位于下丘脑而导致完全或部分丧失合成和分泌GnRH的能力,引起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低下。临床以散发病例居多,家族遗传性仅占1/3。

临床特征为无性发育或发育不良、嗅觉丧失或减退、合并多种畸形(色盲、听力减退等)等。对于嗅觉障碍无特殊治疗;对于性腺发育不全可采用激素替代治疗;若男性患者有生育要求,可用HCG和HMG或用GnRH脉冲治疗,促进精子发生;若女性患者有生育要求,可用HMG诱发排卵,用GnRH脉冲治疗获得妊娠。因需终身替代治疗,治疗前2年每2~3月随访性腺发育、身高、体重及骨龄等变化情况,之后每3~6个月随访一次。

左右滑动可切换

黄慧医师

医院

生长迟缓伴糖尿、尿蛋白阳性一例

黄慧医师分享了一例“生长迟缓伴糖尿、尿蛋白阳性”的病例,对诊断思路进行了清晰分析,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未发现异常,再次进行线粒体基因组检测后,确诊为线粒体糖尿病(MDM)。

MDM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的特殊类型糖尿病,具有母系遗传和异质性的特点,是少数已知单基因突变糖尿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现年龄早晚不一,大多在成人发病,但也有儿童发病,一般在40岁之前,发病年龄早晚与肾脏损害或高血压呈正相关。临床表现可有胰岛素分泌缺陷、耳聋、视网膜营养不良、进行性神经性缺陷以及其他内分泌系统症状,如GH缺乏、ACTH缺乏、低甲状旁腺激素和卵巢功能障碍等。诊断需与IDDM、NIDDM相鉴别。大部分患者在诊断时不需要胰岛素治疗,但进入快速进展期后需个体化的胰岛素治疗,有研究显示46%的MDM患者在10年内需胰岛素治疗。鉴于胰岛素缺乏的进展性,建议定期监测和重新评估胰岛素使用和预防严重的高血糖及其并发症。

左右滑动可切换

杨利教授

医院

儿童性早熟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性早熟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出现内外生殖器官快速发育及第二性征呈现的一种常见儿科内分泌疾病。PCOS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或功能失调性子宫性出血、不孕、多毛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异常在性早熟和PCOS中均扮演重要角色。青春发育期与PCOS表现有相似之处,如生理性胰岛素抵抗、轻度痤疮、多毛、初潮后2年内月经周期不完全规律等。儿童性早熟与PCOS之间的有一些相关性,如青春亢进学说、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水平及变化趋势一致、雄激素水平异常增高、胰岛素抵抗及肥胖等。指南推荐GnRHa为性早熟的主要治疗选择,系统综述提示目前尚缺乏直接证据证实GnRHa治疗和PCOS间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左右滑动可切换

医院主办的年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新进展国家继教学习班第一天的会议报道到此结束了,明天精彩继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llm.com/clfx/1232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