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整形美容术作为一种医学手段,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逐渐产生。很多人为了让自己的容颜更加完美,就会选择整形来改变自己的不足,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整形美容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存在,小编我翻阅史料发现,汉代以前就已经有了关于中国古代整形美容术的记载。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唐代就有人工“酒窝”
在我国古代诗人的诗句中,常把酒窝作为女性容貌美的象征。脸颊的酒窝被东方女性认为是美的点缀。如今,随着整形美容业的发展,人造酒窝已经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是,你知道唐代就有人工“酒窝”吗?
唐诗中就有“当面施圆靥”的佳句;徐陵的《玉台新咏序》中也有“北地胭脂,偏开两靥”的赞语。但在中医书中对“靥”又有类似“痘痕”之解,在《普济方》和《卫生易简方》等医药书籍中还有许多“治靥方”的记载。当然,无论“靥”字作何种解释,都说明了其作为整形美容术的一种手法,至少在唐代已经被采用。
南宋时义眼术已相当高明
义眼术(装假眼)作为一项很重要的眼部整形美容术,在我国南宋时期就已出现,并留下了这方面的记述。如元代陶宗仪撰《南村辍耕录》所载,南宋时“杭州张存,幼患一目,时称张瞎子,忽遇巧匠,为之安一磁眼障蔽于上,人皆不能辨其伪”。“巧匠”为张瞎子装假眼使“人皆不能辨其伪”,可见南宋时的义眼术已经相当高明,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唇裂修补术曾吸引琉球医生
早在《晋书·魏咏之传》中就记载了“咏之生而兔缺”(先天性唇裂),后来荆州刺史殷仲堪手下有个医生,专门给人做修兔唇的手术。唐代也有做兔唇修补的专家,名叫方干,因为唇裂修补术做得特别好,所以大家都叫他补唇先生。
清代顾世澄在《疡医大全》中记载:“整修缺唇,先将麻药涂缺唇上,以一锋刀刺唇缺处皮,即以绣花针穿丝线订住二边皮,然后擦上调血之药,三五日内不可哭泣与大笑,又怕感冒打噱,每日只吃稀粥,肌肉生满,去其丝线,即合一唇矣。”从这一兔唇修补中,足见我国当时美容整形技术之水平。
而在康熙二十七年间,琉球国曾派魏士哲医生来到中国福州,向福州名医黄金发学习唇裂修补术,回国后给皇室人员作整形美容术。
看来我国古代的整形手术已经有很高的水平了。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可能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整形的发展,不然现在说不定全球最高水平的整形可能就是在中国了,那可就没他韩国什么事了。
云医一把刀,你身边变美神器!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