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编看到一则新闻,重庆一名孕妇与同事聚会时吃了兔肉,婆婆得知后,医院做流产手术,原来婆婆一直认为怀孕吃兔肉会导致生下兔唇宝宝。双方发生争执,丈夫表示:“我打电话给母亲,她根本不听我解释,只撂下一句话,说孩子生下来如果是兔唇,她一律不管。”
翻到这则新闻,小编真是惊呆了,没想到这种谬论还有人深信不疑着!
再看到下面这位孕妈的评论,小编就知道:该是我来摇旗呐喊辟谣的时候了??
小嘤嘤婴:我怀孕刚一个月的时候,婆婆和老妈特定给我列个忌口清单:不能吃兔肉因为这样宝宝会兔唇;不能吃葡萄因为会变葡萄胎;不能吃螃蟹因为宝宝会横着走;不能吃羊肉因为宝宝会羊癫疯;不能吃鸭肉,因为宝宝生下来会脖子软;不能吃牛肉,因为宝宝以后会牛脾气;不能吃驴肉,因为宝宝生下来是驴脸;不能吃狗肉,因为宝宝生下来会咬人。这婆婆妈妈简直把所有雷都踩了个遍啊!古早传言害死人啊,让孕妇为难不说,还不利于家庭和谐!
这不能吃,那不能吃,孕妇该不是只能采日月之精华、吸天地之灵气了吧?!今天呢,小编就好好来说一说这回事儿,各位孕妈可以循序渐进给妈妈婆婆科普一下,减少这种“巨大代沟”!
Q
(一)兔唇到底是什么
兔唇又称唇裂、腭裂,若两者同时发生则称唇腭裂。这是一种新生儿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唇裂是在孕4到10周时,由于某些致病因素,致使胚胎突起互相融合,胎儿面部发育出现障碍,从而产生畸形,造成宝宝兔唇。
相较于其他遗传缺陷,唇腭裂是最有可能被治愈的一种。3个月以后的新生儿就可以接受手术,而且康复效果很好。希望大家能够引起正确的认识,不要对此有恐慌。
而且年11月李亚鹏和王菲发起了嫣然天使基金(SmileangelFoundation),对贫困的唇腭裂患儿家庭开展了救助。
Q
(二)兔唇和吃兔肉啥关系
没关系!!!唇裂之所以叫兔唇,是因为患者的嘴唇类似兔子的三瓣嘴,形似取名而已。就好比说,“吃羊肉会得羊癫疯”,“吃牛肉生的娃娃要变黑”一样,这些都是受到“以形补形”的启发,祖辈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常识”,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讲真,第一次听孕妈告诉我“吃牛肉娃娃要变黑”这个说法时,我也很诧异。我问她,你们家吃的都是水牛肉或者牦牛肉吧?因为水牛、牦牛的皮才是黑色的。想要娃娃不黑,以后改吃黄牛肉就可以了。
Q
(三)兔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遗传因素:大约有20%左右唇腭裂患儿有家族病史,即患儿直系或旁系亲属中有类似畸形发生。
2、病毒感染:怀孕初期(2个月左右)的母亲感染过病毒,如流感、风疹或受过某种损伤可能成为唇腭裂的致病原因。
3、疾病影响:母体怀孕期间患有如贫血、糖尿病、严重营养障碍等慢性疾病。
4、药物作用:怀孕期间服用过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类胆固醇、抗过敏、抗癌药物等。
5、内分泌异常:母体精神性或损伤性的因素导致内分泌异常,如孕期遭到强烈的精神刺激,身体外部遭损伤等。
6、营养因素:早孕期的呕吐、厌食、偏食等导致维生素D、叶酸、铁、钙等的缺乏。
7、其他因素:如怀孕期间母体接受过大剂量X线照射,或者孕期抽烟酗酒、突然缺氧窒息等。
Q
(四)如何预防兔唇发生呢
1、避免偏食:准妈妈要保证均衡而多元化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含糖分、盐分和经过加工的食物。
2、情绪稳定:保持心境平和,避免精神紧张。如果准妈妈出现忧虑、焦急、恐惧等不良情绪,可能造成胎儿唇裂或腭裂。
3、用药慎重:准妈妈在孕期不要服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抗惊厥药、抗组胺药物等。
4、疾病早治:如果准妈妈有糖尿病、贫血、妇科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要尽早治疗。
5、避免感冒:调查发现,导致兔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很多兔唇儿母体在孕前期都感冒过。
6、防范病毒:准妈妈在孕期要特别注意预防风疹等病毒感染。
7、戒烟戒酒:不吸烟不酗酒,避免接触放射线、微波等。
Q
(五)兔肉食用注意事项
在肉类食物中,兔肉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所以也被称之为“荤中之素”。是孕期补充蛋白质、铁等营养素的较好选择之一。之前我们也分析过各种红肉的营养价值并做过比较(此处插入红肉那期的链接)。
兔肉虽然属于畜肉类,但相比猪、牛、羊肉来说,脂肪含量较低,每g兔肉的脂肪含量只有2.2g,仅相当于猪肉的百分之六。即使是需要控制体重的孕妈妈也可以放心食用。但要注意控制了,同时避免在烹调过程中加入太多食用油,否则还是很容易长肉肉的。
为方便就医,医院开通多渠道预约挂号系统,网络预约挂号、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