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二院多看两眼的地方
郑州市二院口腔科张爱敏
“微笑列车”是美籍华人王嘉廉等于年在美国正式注册的非营利性慈善组织。年,医院通过了“微笑列车”专家组考核评审,被确定为“微笑列车”医院。从此,口腔科的护士便被称为“微笑列车”上的白衣天使,开始致力于这项公益事业,她们用爱与奉献给病人送去了温暖。
11用微笑和服务让微笑不再有缺陷唇腭裂,俗称“豁子嘴”、“兔唇”,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唇腭裂不仅严重影响美观,而且口腔、鼻腔相通,直接影响发音,给儿童和家长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创伤。
武陟县的韩某夫妇称得上郎才女貌,然而,小女儿的出生,使全家人陷入了痛苦之中。女儿白白净净,眉清目秀,可是唇腭裂病症偏偏降临到孩子身上。经人介绍,夫妻两人抱着襁褓中的孩子来到了口腔科,接受手术后经过护士的精心服务,孩子的疾病痊愈,他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让微笑成为我们走近患者的第一张名片!”这是口腔科护士长对护士们常说的一句话。在口腔科病房,面对唇腭裂患者,“微笑列车”上的白衣天使用微笑拉近了与患儿的距离,减少了患儿的恐惧,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看到孩子们的微笑不再有缺陷,就是她们的最大心愿。
2用爱心和责任唤醒患者沉睡的自信一提起天生有缺憾的孩子,就让人想起乔布斯的苹果,想起那句古老的谚语:他们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缺口越大,说明上帝对你的爱越多。唇腭裂患者是不幸的,这种疾病带给患者的不仅仅是容貌的自卑,发音的含混不清,更是摧毁自信的利器,伴随患者以及家属身心的痛苦。
程某,男,年3月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伴随着孩子异样的啼哭,他年轻的父母发现孩子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由于怕别人笑话,一直让孩子躲在家里,孩子一岁了竟然没有见过外边的世界。全家人也因为孩子的残疾而忧心忡忡,羞于见人。在别人的介绍下,家长怀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了口腔科。手术后,在护士的精心照料和心理护理下,小程某以健康活泼的全新容貌出现在了人们面前,他的父母激动得流下了眼泪,逢人便说,是“微笑列车”上的白衣天使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看到唇腭裂患儿,心里总有莫名的触痛,责任心也就变重了。”侯亚丽护士说。当了快六年的口腔科护士,她觉得自己身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对患儿更有耐心,对护理工作更认真负责了。刚到口腔科时,小侯才20岁,年纪小,性格急躁,“看到唇腭裂患儿觉得不太习惯,经常手忙脚乱的,甚至无从下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她逐渐掌握了一套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成为孩子们信任的“阿姨”。
“微笑列车”上的白衣天使们用爱心和责任使唇腭裂患者改变了人生,丢掉了自卑,重建了自信。
3用努力和汗水让“微笑列车”平稳前行“微笑列车”在我院已顺利运行了十载。“微笑列车”上的白衣天使们树下了令人自豪的里程碑,也在社会上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在口腔科,护士长总是以身作则,恪尽职守。由于唇腭裂患儿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哭闹挣扎,有时还会出现呕吐现象。每当这个时候,她总是会第一时间来到患儿身边,安抚他们的情绪。尽管有时会被吐得一身都是,但她毫不在意。在护理岗位上,她总是用无言的行动感染和带动着年轻的护士们,引导护士以诚相待、和睦相处,让每位护士在群体中有归属感、亲切感,使科室护理团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在她的带领下,口腔科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医院开展的“假如我是病人”的手机视频制作活动中获得“优秀团队组织奖”。
日常工作中,贺明明护士总是主动配合护士长搞好科室管理工作及带教工作,与同事们一起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有一位学生分到科室,刚开始不是她带的学生,后来因为性格原因转给她带,她通过细心观察、多次沟通,慢慢了解了学生,并一次次亲身示范、手把手的将知识传授给她,很快学生也能独立胜任工作了。
梁彦护士在工作中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创新,在学习留置针穿刺技术时,仔细琢磨,摸索出了一套提高成功率的进针方法及手法,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专门找“梁阿姨”扎针的人越来越多了。有一次,四个大人陪着一个小孩子等着她扎针,焦急的神情透露在每个人的脸上,她一边安慰患者一边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药品,仔细寻找静脉,凭着几年来积累的临床经验和自我摸索的方法,终于摸到了一条看不见的细小静脉,稳健地边摸边进针,“扎上了、扎上了、太好了”全家人高兴不已,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微笑列车”上的白衣天使们凭着对护士职业的挚爱和追求,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时时处处为患者着想,她们在平凡中默默地奉献,她们用自己的爱心让优质护理服务之花更加绚烂,她们用努力和汗水让“微笑列车”平稳前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