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秋高气爽、树叶浸黄的时候,虽然气温下降得厉害,但有外套傍身倒也不太打紧。关键问题倒是越来越干燥的气候——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把保持自己的盛世美颜当做头等要务,但总是出现口干的问题就让人不太舒服了。毕竟除了吃饭时要多喝水,连平时逗贫都经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是痛苦的经历。
而不停喝水其实也改变不了口干的情况,中医滋阴的方法到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帮助——今天针对的问题依然是秋燥。喝水不仅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还可能给“喜燥”的脾带来更多的阻力,反而不利于身体的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饮水过多痞满与秋燥并存的问题。
如何成功缓解秋燥
饮食规划
秋天吃什么?这可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要知道干燥的秋季也是最容易伤害肺气的。既然已经有了秋燥的问题,不妨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比如雪梨、冬瓜或是百合、鸭肉,这些食物不仅能够滋阴,口味也较为清淡,属于日常零食和做菜的百搭品。同时也可以多吃一些纤维素较多的绿叶菜,不仅能够补充维生素,也可以避免燥矢引发内热。
如果您实在钟情于汤汤水水,不妨喝些汤或粥,在补充水分的同时也能吸收更多的营养。
平衡作息
秋季处于两个极端化的季节之间,作息既不能“晚睡早起”来熬夜,也不能总是睡懒觉。正确的做法是早睡早起、“与鸡俱兴”,外出锻炼要避开大风降温天气。以避免身体在秋季的收敛机能受损,导致冬天的闭藏之力不足。
调节情志
长时间处于消极情绪里也会给身体到来很大的负担,实际上我们身边就不乏这样的朋友。处于人生的重要拐点时,很多人往往会因为环境和机遇而有沮丧、愤懑的情绪,而这些在中医看来都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内因——精神状态会影响生理活动进而拉低免疫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一旦一旦影响到免疫力就会自毁长城,身体健康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疾病自然接踵而至。
▎素材来源于网络
欢迎加入我们的大家庭
每日更新,在这里总有你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