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列车之年爱牙日科普宣传均衡

时间:2021-5-27 15:31:15 来源:唇裂

在这不寻常的年里,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全国爱牙日。虽然今年的口腔科门诊处于疫情防控特殊状态,但爱牙的宣传工作还要好好开展,希望大家都能掌握保护牙齿的本领。9月20日是我国第32个爱牙日,今年爱牙日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均衡饮食限糖减酸洁白牙齿灿烂微笑”。

龋病(俗称虫牙)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感染性疾病,龋病的发生有四个必要因素:即致龋细菌、致龋食物、易感牙和一定的时间。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与龋病的发生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较甜粘的食物属于致龋食物,粘附在牙齿表面,经过致龋细菌分解产酸,使牙齿脱钙,进而产生龋坏。

我们俗称的“可乐牙”,就是由含糖食物引发的严重龋病。此病特点是全口多颗牙齿大面积龋坏或牙颈部脱钙,不仅影响咀嚼进食,还严重影响美观,而且治疗难度很大。发病原因很明确,患者往往习惯饮用各种含糖饮料,很少喝白水,含糖饮料的含糖量均在5%以上,有的品种甚至高达13%,牙齿长期浸泡在高糖分口腔环境中,噩运自然在所难免。

年由中华口腔医学会组织完成了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5~44岁年龄段人群患龋率为89%,65~74岁老年人群患龋率为98%。我校历年教工体检中,口腔检查结果也显示龋病、牙周疾病等发生率较高,教职工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那么该怎样预防龋病等口腔疾病?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掌握主动权的。

1、首先应注意饮食均衡健康。食物多样,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制品、豆制品,常吃适量鱼、禽、蛋和瘦肉,少吃肥肉。牙齿易受食物中蛋白质、钙、磷、维生素A和D等各种营养物质改变的影响,故要合理膳食,不要挑食、偏食。

特别要注意三餐之间少吃含糖食品,只随三餐少量食用糖类,人均每日摄糖量不应超过25克,既可减少龋的发病风险,也可减少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患病风险。

2、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非常重要。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成人当中,每天两次刷牙率仅为36.1%,含氟牙膏使用率为61%。我们每个人应学习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采用中华口腔医学会推荐的巴斯刷牙法(即水平颤动法),选择含氟牙膏,每天早晚饭后刷牙。一般牙刷每三个月更换,若发现刷毛弯曲或倒伏,应立即更换。同时,应养成使用牙线的好习惯,可在每天晚上刷牙前或后全口使用一次牙线。另外,糖类在口腔内停留时间越长,就越适合细菌参与分解产酸过程,牙齿龋坏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吃甜食后要及时刷牙或立即漱口。

每半年至一年应定期到牙医处洗牙并检查口腔。做到定期检查、早期治疗,是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保证。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美丽的牙齿!

您可以使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llm.com/yszl/12048.html
热点排行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精彩推荐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相关导读
    唇裂的特点和临床分度

    唇裂的特点是出生后上唇有一个长短不一的小豁口。豁口常在“人中……【查看详情】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