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这些病,
孩子长得高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些小病小伤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像现在这样气温低、呼吸道疾病盛行的冬季,孩子感冒发烧更为常见。
但很多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和心理疾病)都能直接影响生长发育,疾病越严重,拖累的组织、器官和系统越关键,病程越长,对发育的影响就越大。
特别是以下疾病,我们要尽量避免发生,一旦发生也要及时予以治疗,给孩子撑起自由的生长发育空间。
发热:
发热(发烧)是一般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发热会大大消耗孩子的营养和机体储备,同时伴随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吸收障碍甚至腹泻,两面夹击下,孩子会因营养缺乏而影响各系统功能发育的正常进程,导致生长速度减慢乃至停滞。除了日常勤洗手、注意保暖和饮食卫生外,接种疫苗、预防疾病是远离发热最有效方式之一。
寄生虫感染:
蛔虫、钩虫、血吸虫等寄生虫通过消耗宿主的营养维持生存,可导致营养不良、消瘦、生长迟滞和贫血。南方(海南、广西和四川为主)有些地区比较潮湿,习惯光脚下地容易感染钩虫病,可造成小肠的广泛性出血及溃疡。血吸虫病主要通过人畜粪便—水中钉螺途径传播,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全面不良影响,尤其在青春期生长突增阶段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在血吸虫病疫区(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患侏儒症的孩子较多。预防寄生虫感染要注意远离粪便污染水域和作物,注意饮食、个人和环境卫生。
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唇腭裂会严重影响幼儿对食物的吞咽及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营养缺乏;先天性心脏病可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全身组织缺氧,身材矮小;唐氏综合征患儿的骨发育和性发育延迟,智力低下;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先天性代谢异常(如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都可引起生长发育异常。这些疾病需要尽早治疗,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慢性病:
肾炎、风湿病、结核病、肝炎等慢性病对孩子会产生持续性、消耗性的伤害,对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只有通过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才能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内分泌疾病:
医院通常会开设儿科生长发育专题门诊或小儿内分泌科,针对矮小、性早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和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儿童内分泌疾病开展开展检查和治疗,这足以说明内分泌疾病对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作用。
内分泌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主要包括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性腺(卵巢、睾丸等),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一起,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完整和稳定,比如:
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它的作用是:促进骨骼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脂肪分解,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胰岛素由胰岛分泌,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
性激素主要由性腺(卵巢和睾丸)分泌,主要作用是:在青春期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性器官的成熟。
内分泌疾病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因为和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一旦耽误治疗,后遗症(如矮小、呆小等)很可能持续一生,因此在孩子快速生长发育之前进行治疗甚至治愈,对孩子的生长最为有利,这也是内分泌疾病提倡早发现、早治疗的主要原因。
心理疾病:
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如果家庭破裂或不和睦、被遗弃、失去双亲、周围环境剧变或受到虐待,长期精神压抑或有心灵创伤,都可能导致生长发育障碍,这称为“精神剥夺性矮小”。还有青春期少女的神经性厌食症,也可导致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甚至闭经、性发育延迟或阻滞等严重后果。这需要家长、亲人或社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