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龋顾名思义,就是由于长时间用奶瓶人工喂养,尤其是喜欢让婴儿含着奶瓶玩耍或含着奶瓶睡觉的做法,致使宝宝口腔内难以保持清洁,而发生的在婴幼儿时期特有的乳牙龋病。
说到底,其实就是口腔清洁工作不过关。其实,长时间用奶瓶给宝宝喂食,奶嘴常常紧紧贴附于上颌乳前牙上,这个过程中,奶会有机会长时间停留在口腔内受细菌作用产酸发酵。加上宝宝的乳牙刚萌出不久,牙表面容易受酸的作用而脱矿,使牙齿表面产生缺损而形成龋洞。
预防奶瓶龋该如何做?
预防之1:平衡膳食
婴幼儿时期可以称得上是全部的乳牙和大部分的恒牙处在形成和钙化的重要时期,也是身体快速生长发育期。因此,保证合理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富含无机物如钙、铁、磷等的食物,才有利于牙齿的正常发育。
在宝宝5-6月以前应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得全部的营养。喂奶时应注意喂奶姿势,最好坐着给孩子喂,左右轮换喂奶,同时注意避免影响婴儿颌面部的发育。而孩子5-6月后,可适量添加谷物类食物如米粉等,提供适当的水果汁、饼干条、鸡蛋黄和乳酪。一方面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另一方面培养婴儿的咀嚼能力,为过渡到断乳做准备。
预防之2:
限制含糖饮料和食物的摄入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来源,是生长发育不可少。但主要问题是糖类与龋齿的发生有关。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孩子开始接触除了奶和水之外的饮料。父母应限制宝宝对含糖饮料和食物的摄入,在孩子的辅食中减少糖的用量和食用频率,食甜食后要喝水清洁口腔。
在宝宝1岁后,尽量在两餐间仅给水或不加糖的奶。有时候父母也会给宝宝添加果汁等辅食。十月妈咪提醒您,天然果汁含糖很高,给孩子喝时尽量用杯子喝,喝后要喝口水。如果孩子能直接吃水果的话,应直接吃水果,咀嚼对牙的损伤较小。
预防之3:
不要把细菌口口相传给孩子
蛀牙会传染吗?也许蛀虫并不会从一个口腔爬到另外一个口腔,但口腔中的唾液是细菌传播的载体。父母亲吻、用自己的餐具喂孩子、把食物放到自己口中试温度等做法,会将口腔中的致病细菌植播到孩子口腔中,其中致龋细菌越早传播给孩子,孩子越易早患龋齿。所以大人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上岗前纠正不正确的喂养方式,同时一定要避免把致病菌通过口口直接传播给婴幼儿。
预防之4:
宝宝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定期口腔检查,现在许多成年人尚且做不到。但对于孩子来说,从小开始建立正确的口腔保健意识很重要。在婴儿出生之后,应该在第一颗牙齿萌出后(即约6个月)或最迟医院检查口腔,由口腔医生评估患龋的风险,提供预防性指导和建议。此后,最好每6个月检查一次,父母可以在检查中学习和了解婴儿口腔健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