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我国的中医名家们虽然没有实施过换头手术,但其他神奇的手术,也层出不穷,就是今天看来也令人叹为观止。
最早的兔唇手术
据《晋书·魏咏之传》记载:南北朝宋时,曾任建威将军及荆州刺史的魏咏之,患过先天性唇裂,后经手术,消除了有碍面部美观的唇裂畸形,说话和进食恢复如同常人,可惜记载过于简单,无法了解其手术过程和技术操作情况。但这毕竟是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例兔唇手术。
后来,清代名医顾世澄撰写的《疡医大全》一书,在卷十四详细记载了“补缺唇法”:“先将麻药涂缺唇上,后以下锋刀刺缺唇处皮,以瓷碟贮流出之血调前药,即以绣花针穿丝(线)钉住两边缺皮,然后搽上血调之药。三五日内不可哭泣及大笑,又怕冒风打嚏。每日只吃稀粥,俟肌肉满,去其丝(线),即合成一唇也。”这里的“血调之药”,是指收贮手术割破缺唇皮肤流出之血,调以事先制备的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粉。显然此书对于唇裂的手术,在麻醉、用具、技术操作与术后护理方面的记述,较以往中医文献更为详细,使我们得以全面了解古代中国此类手术的水平。
智分连体婴儿
据清钱泳《履园丛话》记载,清代就有人做过连体婴儿分离手术。乾隆初年,在歙县槐塘村,有位姓程的人家生了两个男孩,脊背互相连在一起,哭的声音特别响,弄得一家人一筹莫展,只好求助县城的一位名中医。
这名医生经过诊断,认为可以做分离手术。孩子的父母虽然担心,但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只好听命了。这中医仔细观察连体婴儿的连接情况,慎重考虑半天,心中有了一个治疗方案:他拿来一根琴弦,装在弓上,做成了手术器具,竟然把两个孩子给锯开了。然后在其背上敷了些药,过了几天就长好了。后来这兄弟俩还都活到了九十多岁。这应该是我国历史上首次记载连体婴儿分离手术。
巧接断舌
清代沈源的《奇症汇》则精确记载了一个接断舌的方法,文中说:小儿不慎摔倒咬断舌头,必须趁断舌还热时接上。古人所用的方法是,赶快把鸡蛋轻轻敲碎,去掉外面的硬壳,将蛋壳内的薄膜套在对接上的断舌头上,再用洪宝丹敷在薄膜上,就可以接好了。
如果时间太长,断舌已发凉,就不要再接了,只把洪宝丹敷在舌上,也能重新长好。
另清徐珂著《清稗类钞》记载:还有用狗舌接人舌的说法。乾隆己未,京师某达官强奸女仆,被女仆咬断舌头,请蒙古医生医治。蒙医到来,命杀狗取舌,趁热将狗舌镶在人的断舌上,并告诫百日不可出门,百日后,言语如初。
老中医带你了解古代日常养生九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养生的习惯,那么对于古人在养生过程中会忌讳什么呢?养生的禁忌又有哪些呢?
忌早起科头“科头”即不戴帽子。早晨是阳气初生的时间,这时的阳气像树苗,虽然生长势头很旺,却十分柔弱,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阳气的特性是向上走,所以从人体来讲,头部是阳气汇聚的地方,如果早上出门不注意头部保暖,很容易让寒邪入脑,造成疾病。
忌阴室贪凉人的身体要保持健康,必须阳气旺盛,而阳气很怕受到阴邪的侵犯。如果一个房间不能受到阳光的照射,就会阴气较重,气温较低,寒邪容易侵袭体表,甚至由表入里造成一系列疾病。当然,现代人居住楼房,很难保证每间房屋都有阳光,这时就需要借助暖气或空调,保持房间温度。
忌湿地久坐有些人对潮湿致病不太理解,认为身体有皮肤保护,皮肤又不透水,外界的湿气怎么能影响到体内而造成疾病呢?真正的湿气当然不能直接进入体内,但机体之气和外界之气是相互感应的,外界之湿是一种滞缓之气,感应到体内则使机体的气机也运行缓慢,从而在体内生成湿邪。因此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停留过久。
忌冷着汗衣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一出汗衣服会马上变得湿冷,此时皮肤的毛孔是张开的,对外邪的抵抗能力下降,寒湿很有可能乘虚而入。因此,出大汗以后要及时把汗擦干,并更换干燥衣物。
忌热着晒衣古人认为久晒之衣有热毒,不宜立刻上身。这可能有些夸张了,衣服晒得干爽以后,即使还有一定热度,也不至于对身体健康造成什么危害。当然如果是患有热病还没有痊愈的人,可能就要适当注意,不要穿刚晒过或烤过的衣服。
忌汗出扇风
这个也要灵活看待,如果是三伏天,身体时刻都有汗,拿扇子扇风取凉是很正常的。这里说的忌汗出扇风是指气温不太高,因运动而出汗时,不要贪凉而扇风,或立刻喝冷饮。扇风虽然很惬意,但风为诸邪之首,带着寒邪或湿邪不知不觉地就袭入体内了。
忌灯烛照睡有些人喜欢开着灯睡觉,这也不好。因为光明的性质是属阳的,人的睡眠需要阳气入阴,有灯光照射就使得阳气难以下潜入阴,容易造成神魂不安,影响睡眠质量。
忌夏月凉水抹席,冬月热火烘衣这两个习惯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的危害,现在也很少有人烘烤衣服了,但是本条仍然有现实意义,也就是不能图一时的痛快而违反季节规律。夏天不要贪凉,把空调温度调得过低,容易导致出汗不足,气机不能充分打开;冬天也不能贪热,把暖气开得过热,容易导致出汗太多,精气外泄。
大家都在看↓转藏
为了家人,一定要把这个存在手机里,太重要了
提醒
别再花冤枉钱!这8种食物骗人还很贵
涨姿势
古人教你怎样识人不走眼(非常精辟)
来源:综合羊城晚报、99健康网
本期编辑:马媛
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