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中药似乎比西药安全,因而孕妈妈生病喜欢吃中药。医生表示,其实这种看法并非全面,孕妇服用中药同样要谨慎,服用前需要向医生咨询!对于注明有孕妇禁用、慎用的中药,应避免服用!
对于其他孕期服药误区,医生有话说↓↓↓
怀孕以后可以用药材煲汤进补吗?有人认为怀孕后吃滋补药,使母体和胎儿都能得到滋补调理,一举两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对于不缺乏营养的孕妇补得太过,会影响其正常饮食的摄取和吸收。补药过量会引起体内分泌失调,如果滥用了某些含激素的补药还会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从而给胎儿出生后带来不良影响。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调整体内阴阳平衡,不虚不补。准妈妈如果辨治属于虚损的一种,可适当应用相对平和安全的补益药;如果辨治不虚或属实证,应用补益药反而会适得其反。
例如对有阴虚内热的孕妇来说,如果滥服人参、桂圆、黄芪等甘温补品,极易造成气盛耗阴,扰动胎儿,引起先兆流产。
小贴士“凡药三分毒”,孕期不要随意使用滋补药材。
防止药物性畸胎,孕妇应避开哪些药物?众所周知,是药都会有副作用,尤其一些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更是让人担心。了解一些容易导致胎儿畸形的药物,有助于防止出现药物性畸形。
从药物分来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
性激素类药物:会使男胎女性化或女胎男性化,或使女婴发育至青春期时易发生宫颈癌和阴道癌。
镇静药:导致唇裂、腭裂、视网膜病变和新生儿抑制等。
降血糖药:会导致流产、死胎、多发性畸形等。
抗甲状腺药:会引起先天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不全、呆小病和死胎等。
部分抗生素:如氯霉素可致新生儿肺出血。
糖皮质激素:在妊娠早期应用会引起死胎、早产、唇裂和腭裂等。
解热镇痛药:引起胎儿脑积水、畸形足和先天性心脏病、智商和注意力较同龄人低等。
小贴士:孕期用药需谨慎,防止药物性畸胎。
本文来源:佛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涨知识保健康,如果你觉得收获还不错,给健康君大大力赞一下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