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心与您在一起
很多妈妈都很担心唇腭裂宝宝术后的喂养问题,其实术后喂养不仅仅是解决宝宝术后进食的问题;合理的喂养方式还会对唇腭裂宝宝的术后恢复起着很好的作用,如缓解宝宝术后的痛苦,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污染术区的危险。
注意喂养体位
术后对唇腭裂宝宝无论采用何种喂养方式均需注意喂养时的体位:应注意怀抱时患儿与地面成45度;卧位时,应在患儿头、肩、背部垫软枕,高度应为15—20cm,切忌平躺,以免引起呛咳,此外,术后第一天喂养时应注意,饮食温度不宜过热,宜温凉,这样可以减少出血水肿的情况;尽量做到少食多餐,避免患儿过度劳累。
平躺喂养会导致伤口和3M胶条?湿,影响伤口清洁,引起胶条脱落影响减张效果。腭裂宝宝术后因为腭部裂隙关闭,导致咽腔缩小;术中麻醉引发吞咽等肌功能未完全恢复,且术中气管插管和手术对咽部刺激导致局部肿胀,如果术后宝宝平躺喂养会诱发吞咽不完全,甚至发生窒息,危及生命。
学会拍嗝方法
因婴幼儿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当婴儿喝完奶后很容易造成胃部压力,出现溢奶、吐奶现象,尤其是唇腭裂宝宝,如果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婴儿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因此,应及时帮婴儿拍嗝,把气体排出,从而减少肺炎及窒息的可能。具体方法如下:
直立式:尽量把婴儿直立趴在肩膀上,以手部的力量将婴儿轻扣着,手捂成空心状,再用手掌从上半背部由下往上轻拍婴儿的上背,促使其打嗝。
端坐式:如果觉得直立式比较辛苦,可以采取端坐式。母亲可以坐着,让婴儿坐在腿上,一只手托着婴儿的头,另一只手轻拍婴儿的上背部。同时为婴儿准备好小毛巾,防止吐奶。如果拍打几次之后都没有打嗝,应考虑先抚摸再拍打。
侧趴式:母亲坐好并双腿合拢,将婴儿横放,让其侧趴在腿上,头部略朝下。母亲以一只手扶住婴儿上半身,另一只手轻拍其上背部即可。
术后哭闹痰鸣音的处理
手术后的唇腭裂宝宝由于插管全麻的作用,哭闹时大部分都会听到喉咙有痰鸣音,处理时,除了练习以上拍背动作外,家长还可用两指轻轻按摩喉部,刺激患儿进行吞咽动作。使痰液吞咽入胃中,避免痰液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
呛奶时的紧急处理
呛奶严重时可引起误吸而导致窒息,危及宝宝生命。家长观察及紧急处理的要点:立即将宝宝趴放,头朝下,并拍打其背部,帮助宝宝将呛入的奶汁排出。
术后喂养方式的选择
唇裂术后患儿唇部组织水肿,疼痛可造成张口困难,第一天可采取滴管喂养,喂养时滴管应放置在口角处使奶液顺患儿颊部进入口腔,避免患儿呛咳及吮吸滴管。每次进奶后,进食少量温开水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术后二天后可尝试平日喂养方式,根据每个孩子唇腭裂裂隙程度的不同,术后多久可恢复母乳喂养,可遵循主治医生建议。
相关阅读:
嫣然爱心贴士︱唇腭裂宝宝喂养秘籍
预约专家手术、术前正畸、语音训练
--3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日8:0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