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的名片中,印着西子湖、阿里巴巴…、医院;医院的名片中,印着优质医疗,中外合作…,也印着邵医护理;邵医护理的名片中,印着国际化,专业化,也印着爱和责任!
护理部潘红英副主任,就是多名邵医护理人中的一员。在迎来第个国际护士节之际,她收获了-年度浙江省“先进护士”的称号,成为了全省27位护士佼佼者之一,为邵医护理的名片加印了浓厚的一笔。让我们一起走近她,感受她。
潘老师年从护理学校毕业后,成为邵医的第一批员工,从开始懵懂稚嫩的美小护,逐渐成长为病房护士长、科护士长,到现在的护理部副主任。她在悉心照护、下乡援建、部门协调、护士长管理、质量改进、信息化建设、院区管理等方面的成绩不胜枚举。
作为病房科护士长,她指导低年资护士长以科学的管理方法解决科室的问题,并积极与科室主任沟通开展加速康复外科的工作,大大缩短胃肠外科、肝胆外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为护理质量科护士长,她励志于各个护理单元的同质化管理;并以其良好的护理质量管理底蕴,指导的CQI(持续质量改进)项目在浙江省质量控制和评价办公室组织的持续质量改进比赛中两次获得一等奖。
作为主管下沙院区的护理部副主任,她以满腔的热情、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为辖区有序的开展护理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潘老师也是一位“全能型管理”的护理佼佼者。
医院护理资讯委员会主席,她负责协调护理信息项目。作为中国电子学会医药信息学的常务委员,她熟悉国内外信息化进展,与IT中心合作,医院的护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医院进行HIMSS6认证过程中付出了很大的心血,解决了护理信息系统的孤岛现象,在护理电子病历建设,护理排班系统、护理随访系统、护理绩效考核系统等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是邵医护理信息化建设不可缺的人才。
细数到这里,忍不住要问一问潘老师“您是如何做到的”?
其实我们不难找到,答案就是“共产党人护理人”!
年11月,她曾主动报名参加省医疗资源下沉活动,是医院医院的援建专家之一。医院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模式逐步渗透到当地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医院管理存在的漏洞,她以更迅速的行动来修补。6个月的援建工作,医院上下员工的广泛赞誉。
她是浙江大学和湖州师范大学的硕士生导师。近5年主持厅局级课题3项,作为第二负责人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省科技厅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1篇,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
她还担任了4项社会兼职:CMIA常务委员,中华护理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省护理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基层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同时,她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志愿者进行CPR/ACLS/PALS的培训,并为唇腭裂手术患者带去她最精湛的护理。
对潘老师再多的赞美之词,都不及她恪守信奉的那一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爱是创造的源泉,责任是坚持的动力,潘老师的日常,就是这么大气简单:爱从心来,以责当先!
下沙院区秦建芬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