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近2个月的女婴小佳乐被家人抱回家中喂养。此时,距她去年11月16日出生已过去近两个月。医院做了多次B超检查未能发现异常,临产前一天才被告知胎儿有,医院担责,院方则认为检查符合规范,双方为此争执不下。
1、家属为何没查出问题
1月9日下午,医院新生儿科,小佳乐的父亲周先生和奶奶等人跟医护人员交涉后,医护人员将50多天大的小佳乐抱来会见室。小佳乐有很可爱,但唇部有缺陷。张医生说,小佳乐是因黄疸住院,住院5天后黄疸就退了,但患儿家属一直不肯接小佳乐出院,以致小佳乐出生后一直在新生儿科住了50多天。该医院没有条件做唇腭裂修复手术,建议家属将孩子接走,医院治疗。
周先生则表示,他担心接女儿出院后,医院就不愿承担责任了。他说,妻子姚女士的产检基本上都是医院做的。去年3月29日、9月30日和11月1日共做了3次B超检查,每次检查医生都说一切正常。
去年11月15日,妻子入院待产时,再次进行B超检查,他们才被告知胎儿有唇腭裂。第二天,小佳乐出生后,因唇腭裂导致无法吸奶,只能用注射器注入牛奶喂养。所以他和家人认为,医院应该为此担责,于是医院,经常来看望,但不接出院,医院负责帮小佳乐做唇腭裂修复手术。
2、医院检查均符合规范
1月10日下午,医院副院长蒋邦文介绍,医院对此事十分重视,组织了相关科室对该病例进行多次分医院专家。医院认为,姚女士孕医院,只是部分孕期保健在该院检查。
姚女士在该院共做了4次B超检查,但均为早、晚孕I级产前超声检查,主要是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进行大致评估,为产科临床提供一些有意义的诊断依据,不是以检测胎儿畸形为目的。该院帮姚女士所做的3次晚孕的I级产前超声检查均已完成相关检查内容及检查项目,符合产前B超检查规范。
蒋邦文说,早、中、晚孕产前超声检查的内容和要求不同,国家卫生部是有明确规定的,其中中孕超声系统检查,即排除畸形检查,最佳时期是孕18周到28周。
目前,医院无此资质。姚女士两次医院门诊做中孕产前保健时,医生医院进行超声系统查。但患者未去检查,医院认为已履行告知义务,是患者自己错过排除畸形的最佳超声系统检查时期,医院。
3、进展接回患儿先治疗后维权
蒋邦文介绍,事发后,在灌阳县医疗纠纷调解委及县卫计局主持下,医患双方进行了两次调解,因双方意见不统一,调解不成功。建议家属通过正规法律途径、医疗事故鉴定或法院起诉来解决。
医院的说法,周先生认为,孕期检查时,医生虽然写着“医院做B超”,但“建议”两个字没能说明重要性及针对性,他们被这两个字误导了。
1月14日,周先生说,为了不耽误女儿唇腭裂的治疗,他们已于13日将小佳乐接回家里。他们听取了灌阳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的建议,将向灌阳县红十字会递交书面材料,请红十字会帮助联系嫣然天使基金会,希望能够得到该基金会的救助,及时帮小佳乐做唇腭裂手术。同时,他们也打算走法律途径索赔。
备注:谁有嫣然天使基金联系方式,请在下面留言。本网负责转告小女孩的家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