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儿十六李嫣然

时间:2020-9-2 18:25:56 来源:唇裂

小孩儿李嫣然一手拿着文具盒,一手拿瓶果汁、奶茶之类的饮料,圆圆的小肚子挺着,把连衣裙撑得紧紧的,慢悠悠地走到座位上。她上课常常趴在桌子上,几乎不举手发言,有一次竟然睡着了。我硬逼着她发言、朗读,她就慢吞吞地站起来,有时候还找不着要读的段落。下课了,她的作文还没有写好,我等着她,不管你是否着急,她就那样不急不慢地写。

这是她给我的第一印象:胖乎乎的,懒洋洋的,迷迷糊糊的。

她就这样萎靡着,她不能就这么萎靡着。

上课,提醒她,突然点她的名字,请她发言。她会把飘得很远的目光收回来,皱皱眉。我的目光扫过去,她与我对视,然后转移视线。她的思绪飘到哪里了?她应该是想开去了,她的内心世界应该是润泽的。我经常催促她:快点写,不然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越来越多,就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了。

就这么悠悠的,她的作文倒是越写越好。她看到作文得了高分,也会得意地和旁边同学努努嘴,扬扬下巴。我请她读自己的作文给同学听,她却把本子递给我,讪笑:你帮我读吧。

她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这是第二个印象。

(我请她妈妈拍好作文的照片给我,她妈妈说找不到作文本了。她的本子找不到已经不是一次了。还是迷糊吧)

双十一前夕,上课前她竟然和同学讨论网购。我说,你会网购?买什么?……她说得竟然头头是道。这个看起来闷头闷脑的小姑娘也是不落伍的啊。

还有一次,我在一个大型商场看到她与另外两个孩子并排走着,谈笑风生。他们好像是看过电影后找吃饭的地方。我想叫她,但还是掐住了这个念头。不要破坏了他们的兴致,孩子们已经有自己的交际方式和休闲方式了。

我对她的第三个印象是:她有活泼的另一面,她的课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

最有趣的是一个周五下午,我和她同时乘电梯下楼,同路步行。

她歪着头问我:“老师,我们的课结束后你不是还有六年级课吗?”

我说:“六年级的课结束了,他们忙升中学了,这学期就给他们安排十次课,上完了。”

“那他们上中学以后呢?”她追问。

“那就上中学了啊,就离开了。”我没有明白她的意思。

她掠了一下头发:“那你不给他们上课了?”

我说:“是啊,我不会上中学的课啊。”

“啊?你不上了?那我们明年毕业了怎么办?”我一脸茫然。

“你们就由中学老师上啊。我没有教过中学。”我第一次和她单独对话这么多。

她走着,不语。突然,若有所悟似的:“还有一年多时间呢,来得及的,你学一下,继续教我们。”

我先是吃惊,没有想到她这样一个懒懒闷闷的孩子这么喜欢上我的课,再就是忍不住笑出来,拽拽她的头发说:“学一年就能教中学了?哪有这么容易?”看着她失望的样子,我只好说:“好,我学学,试试。”

她这才安心地和我道别。真是小孩儿啊!

你以为他们长大了,他们更以为自己长大了。其实,幼稚、天真还时时冒出来。

第四个印象是:她有自己的执着,她也还是个天真单纯的小孩儿。

如果仅仅是教学,我对她的印象只有一和二。偶然的交流有了印象三和四,而且某种程度上还颠覆了印象一。还会有五有六吗?她身上到底还有什么特质呢?

我们成人真的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吗?他们有很多面,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一部分,这一部分甚至也不真实。

我们常说要蹲下来看孩子,尽管看起来平视了,但还是成人的眼睛。我们要真的走近他们,发现他们。更要他们愿意走近我们,愿意袒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我们可能才会理解他们,顺其自然地加以引导和教育。我们还要时时告诫自己:我们有资格有能力教育这些天真淳朴的小孩儿吗?别教错了,教歪了呀。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llm.com/clby/10568.html
热点排行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精彩推荐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相关导读
    兔唇的孩子也要微笑

    在我们身边,每350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唇颚裂亚洲人、印第安人……【查看详情】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