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对近5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的考点进行总结,旨在解读各考点的分布,对照考纲内容,进行命题趋势分析,做好备考。本文对必修二人类遗传病、育种、变异、进化五年高考考点进行分析与备考建议。
年份
年
年
题号
新课标卷Ⅰ.6
新课标卷Ⅲ.32
新课标卷Ⅰ.6
新课标卷Ⅱ.6
新课标卷Ⅰ.32
分数
6
10
6
6
9
考点
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发病率和基因频率计算
考查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显性和隐性突变
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四种方式分析
猫叫综合征的病因
基因频率计算和基因纯合致死的分析
年份
年
年
题号
新课标卷Ⅰ.5
新课标卷Ⅰ.32
新课标卷
31
分数
6
9
10
考点
根据子代患病概率推测亲代符合哪些条件
育种的有关知识考查和基因分离定律结合以测交试验分析
推测判断是基因突变或者携带者产生后代分析
(·新课标Ⅰ卷.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
(·新课标I卷.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B
(·新课标II卷.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A
(·新课标Ⅰ卷.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B
(新课标Ⅲ卷.3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1)少(2)染色体(3)一二三二
(·课标I卷.32)(9分)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A基因频率为。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1)1:11:2:10.5(2)A基因纯合致死1:1
(·新课标全国Ⅰ卷.32)(9分)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zx感病xk矮秆(抗倒状)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1)抗病矮杆(2)高秆和矮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3)将纯合的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
(年新课标.31)(10分)一对毛色正常的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性基因突变为性基因的直接结果,因为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为,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鼠,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人类遗传病、育种、变异、进化”近5年高考题
考过的考点:
1、人类遗传病中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X染色体显性、X染色体隐性的遗传特点和遗传类型的判断
2、分析X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
3、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中碱基数目的比较
4、基因突变中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
5、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猫叫综合症原因考查
6、杂交育种的原理
7、计算基因频率及其比例
未考过的考点:
1、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特点和判断
2、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和例子
3、人类遗传病检测预防的措施内容
4、人类基因组计划目的和意义
5、基因重组的类型、时间、特点和意义
6、基因突变发生时期、原因和特点
7、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方法
8、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比较
9、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0、多种育种方式选择最佳育种方案
1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2、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命题趋势:基因突变的类型、特点及结果,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操作方法和优缺点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染色体变异类型的判断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也不容忽视。
考试大纲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生物的进化的要求是Ⅱ级水平,即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景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要求较高。多以非选择题形式为主。
备考指南:结合细胞分裂,DNA复制等知识,运用对比的方法,结合实例,辨析基因重组的类型,理解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应用,以概念为载体,以流程图为轴心,列表比较变异的类型,以及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方法和优缺点。全国卷注重语言的叙述,语言表达准确是得高分的关键,另外答题要思路清晰,抓住关键词。
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