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换三十个工作,做父母的该不该说

时间:2022-3-9 10:07:22 来源:唇裂

图为于运俭赵海芹夫妇

“你都二十多岁大小伙子了,一天天不踏实工作怎么能行!”

于运俭看着耷拉着脑袋的儿子,恨铁不成钢,不自觉提高了嗓门:“你看看你现在是个什么样子!”

儿子小于毕业七年了,这七年里,他换了差不多有三十份工作,常常是一个工作干了四五个月,就不想干了。

小于听着爸爸的数落,没多说什么,转身回了自己房间,一晚上都没再出来。

于运俭没想到,那天之后,他再也没见到过儿子的身影……

01

小于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爸爸于运俭和妈妈赵海芹觉得这是对孩子一生的亏欠,从他出生开始,父母和两个姐姐就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

唇腭裂影响着小于的喝水、进食,在小于三岁时,家里带他做了修复手术。手术很成功,但嘴唇上还是不可避免地留下了一条长长的疤痕。

因为这个疤痕,小于自小就有些自卑,而家人极尽所能地给了他最多的爱。

图为二姐于瑞华

家里买了什么好吃的,两个姐姐都想着留给弟弟;有好玩的,姐姐们都主动带着弟弟一起玩。要是弟弟在外面受了欺负,姐姐们一定第一时间为弟弟打抱不平。

爸妈更是辛勤工作,全心全意想着要为儿子提供更好的生活。

在全家人的呵护下,小于平平安安地长大了。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

家里每一个人都为他开心,小于也认为,自己马上就要奔赴一个光明的未来了。

02

大学四年的时光匆匆而过,面临毕业的小于想要留在大学的城市工作。

可没想到,这个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

父母认为他在外面照顾不好自己,担心他受累受苦,担心他因为和别人不一样的嘴唇遭受排挤和嘲笑,坚持要求他回到家乡的县城工作。

图为赵海芹

小于心里不甘,却并没有和父母争执什么,听从父母的安排回到了县城。他明白父母是出于爱和保护才这样做,但他也无法违背自己内心对大城市的向往——他脸上的笑容一天比一天少了。

因为本就心怀抗拒,他更是无法对县城的工作提起精神来,常常是一个工作刚做了四五个月,还没完全熟悉,就又辞职换工作了。

父母和姐姐时不时就要拿这件事数落他,希望他找个工作长久地干下去,踏踏实实挣钱。他并不和家人争吵,只是仍然对工作没什么热情。

父母心里着急,怕他这样存不起钱,无法为将来的生活做打算,便自作主张要求他每个月上交工资,每天只给儿子留五块钱吃饭。

面对束缚,小于从未表达过自己的不满,表现出来的只有顺从。但他和父母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和两个姐姐也疏远了。

03

那天于运俭看着儿子又没去上班,气不打一处来,再一次责备了儿子。

而积攒了多年的委屈终于在这一天爆发,小于在自己房间里待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将钥匙留在家里,独自一人出门了。

一开始,父母和姐姐想着,可能是这次争执中父亲的话说得重了,等过几天消消气,小于应该就回来了。

可是他们等了三天、七天、一个月……他们没有再看见过小于的身影,也没有再收到过来自小于的任何联络,他们拨打小于的手机号码,却发现这个号码不知何时已经成了空号。

他们这才意识到,小于是真的决心离家了。

图为赵海芹

那时,他们心里仍有不解,不明白是什么原因,让小于不惜断绝和家里的一切联系,也要离开这个家。

而当母亲赵海芹确诊了乳腺癌,在手术醒来后找不见儿子的身影,那一刻,母亲对儿子的思念被放大到了极点,赵海芹开始深深地反思这些年来她对儿子的教育方式。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做法给了儿子多大的压力。这么多年来,她一直以为爱孩子就应该给孩子安排好他生活的全部,而她从未问过小于在县城过得开不开心,每天五元钱够不够吃饱饭,他有没有朋友,未来想在哪里定居……

病床上的赵海芹悔恨极了,她想,如果儿子能够回家,她再也不会这么做了。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llm.com/yfzl/1309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