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访惠聚”工作进入了第三年,每年多名干部,多个工作组来到了广袤的新疆农村。在村里,发生了许多开心的、有趣的、感人的故事。
基层也是磨练锻炼人的地方,玉斯屯克和田村的工作组们,根据实践,带来了精准扶贫的经验,供大家分享。
在乌什县依麻木镇玉斯屯克和田村住村的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访惠聚”第三批工作组,把精准扶贫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扶贫责任,将工作做细做实。
《最后一公里》(ID:MqMsMx)通讯员刘一哲报道
经验一:摸清底子,打好攻坚基础工作组首先与镇委镇政府、村“两委”班子进行对接,详细了解当地产业结构、农业农村工作和村民生产生活情况。随后召开村不同层面座谈会,与党员、十支队伍、村民代表深入交流,共同研究分析发展的薄弱环节和一些村民致贫原因,收集意见建议。
在此基础上,前往贫困户家里进行走访,认真听取村民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走访入户,刘见明副部长给小朋友糖果。
经验二:紧盯目标,明确攻坚任务综合考虑扶贫任务、工作难度、资金投入等因素,在全面了解掌握自治区相关惠民政策、项目安排和资金分配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县镇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制定了工作组《重点工作实施计划》,明确了完成时限和责任人。
积极争取县、镇两级党委的支持,主动与发改、交通、农业、林业、畜牧等相关部门对接沟通,达成共识,将县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计划与工作组的想法衔接起来,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走访入户进行时。
经验三:聚焦关键领域,发力攻坚重点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增强造血能力为目标,考虑村里核桃种植面积大,农民积极性高,增产增收前景好,工作组积极配合县委决策,把亩核桃密植园改造作为当前发力重点,整合力量,集中优势资源推进,提前完成了任务。
将发展庭院经济、富余劳动力转移等作为重要支撑,帮助村民进一步拓宽增收致富的渠道,提高增收和自我发展能力。
同时,尽快补齐路、水、灯、房等基础设施“短板”,切实加大项目申请和资金支持力度,帮助村里改善基础条件。
————————————华丽丽的分割线——————————
玉斯屯克和田村的春天到了,农民们最忙的春耕也到了。我们不仅一起参与劳动,还从春耕中总结出三条经验~~
做法一:找到精准发力点主动与自治区发改、扶贫、农业、林业、畜牧等有关部门对接,全面了解掌握相关惠民政策、项目安排和资金分配状况。
根据乌什县扶贫开发、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各村实际,在征求村“两委”班子、党员、村民代表意见基础上,用好用活惠民政策,准确找到助力春耕生产、帮助作物提质增效的发力点。
考虑村里核桃种植面积大,农民积极性高,增产增收前景好,工作组积极配合县委决策,全力推动落实亩核桃密植园改造。
在核桃密植园现场调研指导工作。
做法二:物资上门解民困由于村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一些村民资金紧张,春耕备耕生产资料不足。工作组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协调自治区有关单位和化肥生产企业,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为村民捐赠了吨化肥。
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认真研究,综合考虑每家每户种植面积、家庭条件、困难状况等因素,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化肥进行分配,确保真正需要的村民得实惠,在春耕春播之际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工作组与村民一起搬化肥。
做法三:科技培训促增收为进一步提升村民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能力,邀请自治区首席核桃专家王国民,为乡土人才、技术能手和村民,在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开展核桃修枝整形、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咨询,提高群众科技技能。
组织当地优秀的致富能手、经济能人和种养大户现身说法,传授发家致富的成功经验。
为村民开展林果业技术培训现场会。
-End-
推荐北京治白癜风症最好的医院看白癜风权威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