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成为一代名医,最希望他人怎样起绰号

时间:2016-9-18 10:46:32 来源:唇裂

如果你成为一代名医,最希望他人怎样起绰号

历史上许多名医都有绰号,这些绰号大多数是人们根据医家的特点拟定的,朗朗上口,饶有趣味,既可反应医家的专长,又能体现病家对医家的爱戴之心。如果有朝一日,你也成为一代名医,你最希望大家给你起什么样的绰号呢?反正那个“3点”还是不要不要的。

名医绰号内容触及以下几个方面:

专科特长

元医院针灸医生,由于针术高明被称为“沈铁针”。

南宋骨科名家嵇清,外号就是“嵇接骨”。

明朝山东眼科医生赵镗,被大家称为“赵光明”,可想而知他的医术之高明。

清朝四川有位姓闵的外科医生,善于手术医治,人们管他叫“闵刀刀”,其真实名字反而不为人知。

明朝医师洪涛,时称“补唇先生”,可见他是治兔唇(唇裂)的好手。

擅长脉诊的医家,常可得到“3点”的称号。所谓“3点”,即3指导脉(1说以指导脉三下)可知病源。如南宋江西庐山名医刘开,人称“刘三点”(PS:但到了今天,想没人愿意他人管自己叫三点三点吧o(∩_∩)o)。

用药特点

最常见的是人们以某位医家最善用的药物作为其绰号。

明朝医家张景岳,有“张熟地”之称,他认为“人参有健运之功,熟地禀静顺之德,此熟地之与人参,一阴一阳,相为表里,1形一气,互主生成。性味中正,无逾于此,诚有不可假借而更代者矣”。医学史上对熟地黄的推重,没有人能比得上这位“张熟地”。

善于用附子的医生有很多,古代有“严附子”(严观),近代有“祝附子”(祝味菊)。

另外,还有“石膏孔”孔伯华,“王大黄”王莘农……最有意思的是浙江医师刘恒龙,因用药猛峻,号称“炸药刘”。

研究独到

以书名为绰号的,一般表示该医家对此书很有深的研究。

近代名医秦伯未,有“秦内经”之称,著有《秦氏内经学》等书。

宋朝有位刘姓医者,自注《难经》,为人讲授,自号“刘难经”。

经历独特

宋朝儿科医生李信,常被召入宫中看病,因其年老,被赐坐车入宫,时号“李车儿”。

疗效显著

这类绰号以“一剂”“1帖(贴)”“一趟”者占多数,如游延受被称为“游一剂”、陆才被称为“陆一帖”等。

更加夸大的是以“半贴”为号者,如清朝法燮延,听说治伤寒药不尽剂便可愈病,人称“法半贴”;明朝婺源名医张温,也叫“张半贴”。

至于“神仙”“半仙”之类的绰号,则带有庸俗,不能反应医家的学术特点。

摘编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趣、好玩、实用的中医药知识









































夏季白癜风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llm.com/yfzl/838.html
热点排行
腭裂的致病因素

    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绝大多……【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腭裂的致病因素

    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腭裂的致病因素

    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