呛奶是宝宝在1岁之前经常发生的现象,一些家长初为父母没有经验,面对这种情况时,往往是手忙脚乱。但是你知道吗?呛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地处理,有可能会让宝宝陷入危险之中。
宝宝为何总是呛奶?宝宝出生以后,由于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关闭作用较差,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而宝宝吃奶时又常常吸入空气,因此奶液很容易倒流入口中,发生吐奶。一旦奶水由食道逆流到咽喉部时,被误吸进气管,就会引发呛奶。
呛奶多出现在1岁以内宝宝的身上,它的发生多与家长护理不当、疾病因素有关。
1家长护理不当如果妈妈一次性给宝宝吃太多的奶,而且没有拍嗝就让宝宝平躺在床上,很容易造成呛奶的发生;
妈妈奶水太足,或者是奶嘴的孔洞比较大,致使宝宝吃奶太快,也容易导致呛奶;
妈妈给宝宝喂奶时的姿势不正确,也会增加宝宝呛奶的几率。
2疾病因素宝宝患有感冒等疾病时,往往会伴有鼻塞的情况,这会使宝宝吞咽不协调,从而发生呛奶;
有胃食道反流情形的宝宝很容易发生呛奶;
早产儿,或者有唇腭裂、心脏病、重度唐氏症或是脑性麻痹的宝宝,由于吸吮力较差,发生呛奶的几率也较高。
发生呛奶后,第一时间怎么做?1轻微呛奶如果宝宝发生轻微呛奶,通常只是咳嗽几声,一般不会有太大风险。家长只要将宝宝侧躺,轻轻地拍其背部,通常宝宝会自行调试呼吸及吞咽动作,但要注意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肤色。
2呛奶严重但如果宝宝反复呛奶或呛奶情况较严重时,很可能会引发吸入性肺炎。如果呛奶的奶量过多或有奶块时,则有可能直接堵塞孩子的呼吸道而造成窒息。
呛奶窒息的婴儿可出现颜面青紫、全身抽动、呼吸不规则,吐出奶液或泡沫、鲜血、黑水等表现。由于婴儿的大脑细胞对氧气十分敏感,如果在5分钟之内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极易造成宝宝猝死。
对于这种情况的呛奶,家长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急救:
1)一个手攥住宝宝的两个颧骨,另外一只手攥住TA的后脑勺,然后用两臂箍住,防止TA意外滑落。需要注意的是,攥住宝宝颧骨的手是鼓起来的,以免影响宝宝呼吸。
2)把宝宝放在一条腿上,让TA头向下,轻轻拍TA两个肩胛骨之间的位置,以刺激TA的呼吸,便于把奶咳出来。但拍的时候,手千万不要拍到TA的后脑勺,以免引起颅脑损伤。
3)把宝宝翻过来,也是头向下,给TA做胸外按压。按压的位置是在两个乳头连线的下方,胸骨上进行按压,直至奶液流出来。
4)当奶流出来以后,应让宝宝身体处于侧位,用干净的毛巾把奶液擦干净。
5)最后再刺激一下宝宝的脚底(如果知道涌泉穴更好,在足的上中三分之一的中点),让孩子大声哭几声,有利于缓解他的呼吸。
Tips:当宝宝呛奶后,家长千万不要竖着抱宝宝,这会让奶液往气管深部流动,增加吸入性肺炎的几率。也不要用手帕或纱布等物品深入宝宝的咽喉部进行擦拭,这也是不科学的
本文图片均转载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