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太原五中创校年,俊采星驰,声名远播,爰为山西基础教育翘楚和旌旗,剖解、研习者不计其数。
王一瑛年起履职第30任校长,迄今10余年,所历既多,感触尤深。她认为“心之所向,教育之道自在”。
数千日夜,她恪尽职守、竭尽所能外,还勾连人物、事件,点滴记录学校变化。今天,本报刊登她自己讲述的故事,以飨读者,也回应历史,启发未来。(本文转载自山西日报)
壹走的时候,请给我穿上校服
曾经不止一次,学生跟我说,走出五中后,记忆中最难忘的印象就是校服,“穿着它走在大学校园里,觉得整个人非常协调”。在五中,流传着许多与校服有关的故事,其中一则悲怆而动人。
年,高班一名叫杨至的男孩得了白血病。医院竭力挽救,家里悉心呵护,学校勉力襄助,还是没能挽救其生命,抗争半年后,那个英俊的男孩走了。离世前,杨至交代妈妈:“如果我还清醒,就带着我回五中看看,如果不在了,就把校服给我穿上,在另外一个世界,我还要做五中的学生。”听到这里,我忍不住流泪了,对孩子的妈妈说:“孩子把病魔带走了,却把健康快乐留给五中的学生。有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永远为他感到骄傲!”
贰五中才是适合我成长的土壤
有句话叫做“待遇留人,感情留心”,这说明相比物质待遇,情感、精神层面的激励因素更为持久和强大。
五中有位老师,她原本是大同市的一位优秀教师,在当地待遇和社会地位都很高。当初因为孩子考上了五中的高中,她也进了五中当代课教师。当她孩子从五中毕业后,她万般无奈地告诉我,因为她爱人一直在大同工作,两地分居毕竟不方便,所以还是想回大同教书。我们非常尊重她的要求,带着祝福送她离开。没想到过了一年,她又给我打电话,说非常留恋五中宽松大气的氛围。她说:“王校长,没来五中之前觉得大同的哪个学校都不错,在五中工作过再回去,才发现,五中才是真正适合我成长的土壤。”我说:“那你就回来吧,五中的门一直为你敞开着。”重回五中之后,她的积极性越发强了,现在是学校的业务骨干,工作得非常开心。
叁最快乐的临时工
我们有一位打扫卫生的阿姨,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都亲切地叫她“贝贝妈”。不过,你可能想不到,她是一位临时工,也许是最快乐的临时工。
那是13年前的一天,一位农村妇女带着一位15岁男孩来到我办公室。她来自吕梁兴县农村老家,孩子成绩非常好,希望能来五中读书。这是一位没有任何背景、关系的农村妇女,但我们没有拒之门外,安排学校教学经验最丰富的老师面试贝贝。孩子没有让大家失望,顺利进入了学校。后来了解到,贝贝的父亲出车祸去世了,家里经济非常困难,全靠贝贝妈做一些临时工作和亲戚的帮助支持贝贝的学业。我们让她在五中做起了清洁工,这样既可以赚钱,又方便照顾孩子,并且免去了高中3年的学费。后来,贝贝考上了南京大学,上学期间,经济负担又加重了。贝贝妈过来找我,请我帮她多安排几份工作,赚更多钱支撑贝贝念完大学。我们又帮她安排了在食堂帮灶的工作。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贝贝早已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但是对贝贝妈来说,她已经离不开了。她曾经对我说:“五中就是我的家,我愿意一辈子待在五中。”
肆仪式中有激情活动中有创造
曾几何时,我们学校的仪式也不太受欢迎。比如,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原本是为了对同学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果却总能听到学生队伍中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入团宣誓也是一种仪式,可又有多少学生真心诚意对待?卫生评比也是一种仪式,可以前却让大家怨声载道。
后来,我们逐渐改变了做法和观念,将仪式和师生的感情点、创造力契合起来,充分挖掘其中有价值、意义的部分,真正起到了教育作用。比如运动会,我们将入场仪式的自主权完全交给了学生,怎么折腾,怎么表现,全由他们说了算。结果,学生投入了极大热情,各种充满创意的举动都出来了:有跳着“江南style”舞蹈出场的,有带着神秘面具出场的,有把老师扛在肩膀上出场的,有扭着呼啦圈出场的……每一个出场我们都报以赞赏的掌声,并以平静、温和的态度对待。就像一位学生讲的:“学校会给我们一个广阔的平台,让我们在这个平台上演绎自己。”
后来,我们在越来越多的仪式活动中强调、突出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升旗仪式,不再是校领导讲话,而是让学生自己讲;比如开学典礼,同样重点让学生自己出场演讲。同样一句话,校领导讲、老师讲,学生如耳边风,让学生代表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讲,学生马上就能听进去。有一个叫梁书嘉的学生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中,用纯正、流利的英语脱稿演讲,学生一下子就轰动了,羡慕得不得了。后来,他们那个班学英语的积极性非常高。
伍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五中的理念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这对传统意义上的优秀生而言,相对容易做到,而对学困生来说,则要难得多。但我们不漠视任何一个学生,更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有一年,一位高二年级女生偷了同学元钱,并且当晚夜不归宿,住在社会上无业的男青年家中,平时还留长发、化浓妆、穿高跟鞋。老师们非常生气,说给学校丢脸,建议开除。我却想:开除她自然保全了五中百年名校的名声,然而,同时也意味着学校、老师抛弃、否定了她,也许她今后一辈子都要生活在阴影之下。
我专门进行了家访,了解到其生存环境之差和家庭条件之劣,明白了其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原因。为此,学校低调处理,班主任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改变计划。由于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学习上,并且受到老师的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正规全国最好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