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百病口唇焦裂的艾灸解决方法

时间:2019-1-22 12:39:35 来源:唇裂

概述

口唇焦裂,以口唇出现裂纹、疼痛渗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症状。亦称“唇裂”。常涉及现代医学中的慢性唇炎、剥脱性唇炎等病。

口唇为脾之外候,人以脾胃为后天之本,不宜受伤,如初发热即见口唇焦裂,此毒气攻脾,乃恶候也。本症多由胃热津伤、阴虚火旺所致。

常见病因及症状

(1)胃热津伤:唇部干燥皱揭,赤肿,伴口渴引饮,口臭,大便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2)阴虚火旺:唇赤,干燥皱裂,颧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虚烦不眠,小便黄,大便结,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病情分析与鉴别

(1)胃热津伤口唇焦裂:本证多因热邪在表不解,入里化热,或多食辛辣肥甘厚味等原因引起,唇为脾之外候,足阳明胃经挟口环唇,胃经热盛,灼伤津液,口唇失养,发为唇裂。临床上常伴有口渴引饮,口臭,大便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等阳明实热之证。

(2)阴虚火旺口唇焦裂:本证多由急性热病耗伤阴精,或情志因素,五志过极,化火耗伤阴液,或过量服用温燥之剂,导致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灼伤口唇,出现口唇焦裂。临床上常伴有颧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虚烦不眠,舌质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内热之象。本证与胃热壅盛口唇焦裂,二者均出现热象,但前者为实热所致,后者为虚热所致,临床表现不同,不难鉴别。

艾灸取穴艾灸体会

中医认为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口唇红肿、糜烂判断为脾胃热盛者,针刺以清泻脾胃实火为主;口唇裂而疼痛判断为热毒炽盛者可清热解毒;若病程迁延,口唇肥厚,干裂判断为脾虚痰湿凝滞者可健脾化痰散结,临床针灸时应辨证论治。

还要避免日光过度照射,停用或停食可疑的药物或食物,避免干燥、高温风吹的环境,改掉舔唇等不良习惯,这样还可预防复发。

赞赏

长按







































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llm.com/clby/9363.html
热点排行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精彩推荐
  • 没有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相关导读
    兔唇的孩子也要微笑

    在我们身边,每350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唇颚裂亚洲人、印第安人……【查看详情】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